冲高还是回落 “中产”车企有本难念的经

2020-05-28 16:26:00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张羽

  原标题:冲高还是回落 “中产”车企有本难念的经

  尽管车市环比已出现反弹迹象,但中汽协最新发布的2020年汽车市场预期,仍是“同比下降15%-25%”,在逐渐缩小的生存空间里,“头部”企业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伺机而动;体量处于50-80万辆区间的“中产”车企,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冲高或者回落。包括奇瑞、比亚迪、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在内的中游车企,一方面发挥专长,收获一批忠实拥趸,稳质求量;另一方面,上升空间被“两百万辆、一百万辆级”的“头部”企业占据,稍有不慎,就将遭遇“出局”的风险,神龙汽车正是前车之鉴。

  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呈现下滑趋势,市场步入洗牌期,“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具有品牌力、产品溢价力的企业优势更加明显。而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催化剂”,也是“照妖镜”,折射出当下市场的林林总总,这是否会成为今后的“常态”,或是开启全新格局的“序言”?

  基于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将推出系列报道,从历史沿革,当前表现,产品布局和结构,品牌力和营销力等多个维度,分析新格局可能呈现的前因后果。2020年,能否成为重塑国内汽车产业格局的原点?今天推出第六篇——冲高还是回落 “中产”车企有本难念的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国内汽车市场中,年产销量处于“中产”水平(体量在50-80万辆)的车企而言,生存和发展都是“关键词”。尽管车市环比已出现反弹迹象,但中汽协最新发布的2020年汽车市场预期,仍是“同比下降15%-25%”,在逐渐缩小的生存空间里,“头部”企业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伺机而动,“中产”车企们很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冲高或者回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市场4月产销双双实现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2.3和4.4个百分点;乘用车市场联席会数据也表明,我国车市在多个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催生出了“V型”反转走势,4月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429067辆,环比增长36.6%,同比下降5.6%,增速处于近20个月的次高点。

  从近年来的销量数据统计来看,奇瑞、比亚迪、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恰恰处于企业发展的“中产”阶段。今年1-4月,奇瑞与比亚迪累计销量分别为92353辆和91679辆,同比分别下降24.40%和39.76%,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丰田和本田的合资企业,整体表现出不错的抗压能力,尤其是广汽丰田,累计销量最高,达180828辆,同比降幅仅为10.96%。

  纵览最近五年(2015年-2019年)的市场表现,奇瑞稳中有升、比亚迪起伏滑落、丰田和本田的合资企业增势明显。其中,奇瑞在经过了几年的低调蓄力后,在2019年实现逆势爆发,累计批发销量达60.56万辆,同比增长12.1%;比亚迪方面,近五年来销量起伏明显,既有2018年同比增长27.09%的峰值,也有2019年同比下降13.34%,跌出五十万辆“中产”的境遇。

  合资品牌中,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三家企业近5年来增速逐渐放缓,分别由2015年的34.83%、30.98%、4.28%缩减至2019年的13.18%、4.11%和3.00%,销售体量在2019年均达到了70-80万辆区间;此前发展略缓的广汽丰田,在2018年、2019年迅速崛起,增速分别为30.32%和17.79%,增势最为突出。

  丰田与本田,近年来开始推行“双车战略”,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大众在华的成长经验。“双车战略”对应车型的核心技术大致相同,一方面快速扩大产品架构,提升市占率,降低配套成本;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同病相怜”的产品故障危险,例如2018年初本田L15B发动机的“机油门”事件,以及不久前丰田2.5L混动的“机油门”事件,都是“双车战略”前行中遭遇的共性问题。

  相比之下,没有跨国车企技术“背书”的自主品牌,更多依靠自身发展,力求独辟蹊径。奇瑞经过多年研发,成为唯一实现“三大件自研”的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的同时,终归收获“鲜花与掌声”;以电动为突破口,比亚迪在逐渐弱化燃油车的同时,新一代“王朝系列”产品逐渐丰盈,并凭借在“三电”核心技术上的耕耘,赢得了丰田、奔驰等国际巨头的青睐,赢得了自主品牌与跨国车企之间的平等交流。

  站在“中产”梯队之间,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发挥专长,收获一批忠实拥趸,稳质求量;另一方面,上升空间被“两百万辆、一百万辆级”的“头部”企业占据,稍有不慎,就将遭遇“出局”的风险:从曾经的年产销70万辆高峰跌至10余万辆的低谷,神龙汽车这五年的变迁,足以成为“中产”车企的前车之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张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