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岛水务开放日”遇上“国际博物馆日” 上演一场与水的碰撞

2021-05-18 21:35:04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心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心歌 通讯员 王林 青岛报道

  5月18日既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同时也是第七届“青岛水务开放日”。这一天,来自崂山区金家岭学校的40名师生在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青岛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水务博物馆,一场与水的碰撞就此展开。

  探寻“自来水不自来”的原因

  上午9时许,师生们走进位于市北区哈尔滨路61号的青岛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受自然和地理条件限制,青岛淡水资源短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47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1%。是我国北方缺水最严重的城市,目前,城市供水80%以上依赖客水。”

  “自来水是不是自己流到家里的?”金家岭学校星辰班的王恩瞳小朋友好奇地问道。

  “‘自来水’这个名称是相对于原来需要自己到井里或者河里打水而言的,并不是水真的自己来到你家里。实际上,自来水从水源地取水后,经过一系列净化、过滤、杀菌、消毒等制水工艺,制成合格的饮用水,再经过加压泵站、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工作人员回答道。

  深度处理工艺让水喝得放心

  据了解,青岛市区供水主水厂有三座,仙家寨水厂最大,设计日净水能力36.6万立方米,白沙河水厂次之,设计日净水能力36万立方米,崂山水厂最小,设计日净水能力7.5万立方米,三者相加即为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的设计供水能力——80.1万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

  “2017年1月25日,我市首个水厂深度处理项目——仙家寨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设计每日处理原水36.6万立方米,占市区供水量的一半。这是我市首次突破传统工艺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为我市全面完成水厂深度处理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市第二大水厂--白沙河水厂,主要处理长江水和黄河水,水厂深度处理设计规模为36万立方米/日。深度处理是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和超滤系统。”

  “臭氧处理的工艺是2018年6月增加的,该项目投产后在水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市城市饮用水水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工作人员介绍说。

  揭开自来水水质“奥秘”

  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还向大家揭秘了“电解水实验”的骗局;TDS测试笔测定的是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的总量,测定的数值不能判定水质的好坏。自来水的味道一般是消毒剂造成的,消毒剂是为了防止水中细菌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自来水烧开后的白色漂浮物(或白色沉淀物)就是人们俗称的水垢,是天然水在烧开后的正常现象。刚接出的自来水像牛奶是由于管道中的气体造成的,静置几分钟后,气泡会自然消失,水质变清。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家无须担心。

  “我们每天都会对水源地、水厂以及管网末梢进行水质检测,多年来,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大家可放心饮用”。工作人员介绍说。

  “触碰”122年供排水污水处理史

  在青岛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的参观结束后,师生们驱车来到崂山水库院内的“青岛水务博物馆”。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位于水源地、净水厂,为企业性、工业性、公益性、科普性博物馆,是一座涵盖了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水务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展区由崂山水库管理处老办公楼改建而成,共有11个展厅组成,面积约750平方米,展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藏品、照片、影视资料300余件。一层5个展厅,陈列青岛供水史及党建史;二层6个展厅,陈列节约用水、水质监测及排水史等。室外展区为互动区和大型文物展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

  在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下,师生们对照陈列文物,深刻感受了青岛城市跨越三个世纪的水务发展历史和青岛节水历史。参观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对青岛水务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今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珍惜每一滴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