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通道”全线贯通 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工程顺利投运

2020-01-08 15:51: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月8日讯记者 张源 通讯员 刘春修)1月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工程投运仪式在广饶库区举行,标志着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工程建成投运,使原油输送大动脉进一步向北延展,更标志着从黄海之滨到渤海之畔原油产业链“黄金通道”全线贯通,山东港口优势港航资源与世界级炼化集群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对促进山东港口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串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晓军,山东省港口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孙正甫,东营市相关政府部门及各区县政府部门的领导,货主单位领导、参建单位领导,各炼化企业业务人员,各参建、设计、监理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山东港口青岛港职工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福宁主持。

  世界级产业集群与世界级港口群深度联手,打造“原油圈”命运共同体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山东既是中国工业大省,也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这里集聚着40多家地炼和石化产业,总炼油能力12410万吨,产能占全国地炼企业产能总量的70%以上。2019年8月6日,山东港口成立以来整合了山东所有原油进口通道,成为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油品装卸、中转、储存基地。

  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是山东港口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新成果;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举措,也是承接山东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青岛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生动实践,为山东港口建设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中心、集散中心注入了强劲动力。

  此次投产的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工程干线起于广饶罐区首站,穿越黄河,终于利华益石化末站,全长约78.5公里。三期管道建成投产,将接续一、二期管道,与其他7条支线及日照港、烟台港3条投运管线,形成贯穿齐鲁大地的输油管网,把山东港口65个油品泊位和5000多万方油罐群与山东地炼企业集群连为一体,真正形成覆盖山东,延伸江苏、河南的“大码头、大罐区、大管线”格局,联袂打造“原油圈”命运共同体。

  年输送能力3000万吨,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安全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通道

  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工程从2016年7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8月一期工程及其配套设施投产运营,此后管道二期、齐润支线、京博支线、齐成支线、东方华龙支线、神驰支线、科力达支线等相继建成投产,目前已累计输送原油2800余万吨,服务山东炼化企业15家,为广大客户带来了从码头经管道进炼厂的一站式“端到端”全程物流服务新体验。

  此次管道三期投产后,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覆盖面更广,延伸服务能力更强,将更好的发挥低成本、高效率、安全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通道作用。预计年输送能力达到3000万吨,减少市提车辆约100万车次,降低碳排量约16.5万吨。同时,还将为山东炼化企业大幅节约运输费用,每年可降低三分之一的原油运输成本,节省成本近15亿元,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安全效益巨大,对山东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特别是此次投产的管道三期工程,将传统“车过黄河”改为“管道过黄河”,每年可减少过黄河市提车辆约10万车次,对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缓解原料运输压力、减少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及二氧化碳排放等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能源化工新形势下,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在构建原油通道网络的同时,山东港口加快“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建设进程。在去年12月份举办的山东港口2019油品大会上,港口搭台成立“油品金融贸易发展联盟”,携手国内外贸易商、生产商、金融机构,为省内外炼化企业提供大宗商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进而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充分涌流、高度融通。

  未来,山东港口将集结世界级港口群与世界级贸易商、炼厂,合力打造集航运、贸易、金融、装卸、储存、运输等各要素为一体的油品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持续增加油气配套设施,扩大油气联动能力,打造青岛国际油品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港、日照进口油接卸中心港、烟台进口油中转和液化品集散中心港、渤海湾内贸油接卸和成品油出口中心港,加快把山东港口建设成“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在讲话中指出,山东港口挂牌以来,致力于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积极融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加快建设“港通四海、陆联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的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未来,山东港口将继续以世界一流的效率,为广大地炼企业、船东货主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共同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端到端”液体散货物流服务生态圈。

  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晓军表示,东营炼化企业与各大港口保持密切业务往来,特别是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布局加快形成,各大港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输油管道三期工程的竣工投产,必将进一步深化两地企业合资合作,有力助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投产仪式上,还同步进行了董家口港-潍坊-鲁中、鲁北输油管道三期南线奠基仪式。据了解,管道三期南线将新增广饶-金诚支线、汇丰支线、鑫泰支线和永鑫支线,线路全长约98公里,途经东营、淄博、滨州三个地市,进一步延伸原油“端到端”服务能力,解决近1500万吨/年的原油管输缺口,同步可减少市提车辆约50万车次,降低碳排量约8万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