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举措 让“老有所养”真正落地生根

2019-09-19 17:08:00 来源:  作者: 高瑞嵩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9月19日讯(记者 高瑞嵩)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凸显,养老话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所在。如何寻找一套养老服务的既定模式;如何让“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真正落地生根,已成为各级政府聚焦的重要工作。

  青岛市李沧区向来将“医养结合”摆在养老工作重要位置,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的总体思路,结合区情实际,与“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有机融合,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负责、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初步实现了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切实为辖区老年居民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和守护。

  在硬件上下工夫 完善“医养结合”场所设置

  任何工作的开展首先都需要有承载的平台,为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工作的场所设置,李沧区卫生健康局先后确定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疗机构为补充;以居家护理、社区巡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护理院医疗区等形式的多种“医养结合”服务举措,探索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居家巡诊”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李沧区卫健局将全区5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家各类养老机构、230家居家护理及社区巡护医疗机构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医养结合的服务“大团队”。 这些以“医养结合”运作模式为主的养老机构,医生、护士24小时值班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保健咨询服务等,并且有专家团队负责老年人的医疗卫生问题,有专门的厨师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健康状况、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能够充分保证老年人住的舒适、养的惬意。

  而且,每家医养结合机构全部与三级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能够及时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即老人可以在护理机构“养老、医疗、康复”三种模式随时转换,正常情况下由护理员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一旦发生疾病,随即就地转入“医疗模式”,由责任医生和护士对其进行专门诊治和分级护理,有效缓解了“住院难、看病贵”问题,实现了“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得发展”多方共赢。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依托自身的强势医疗资源,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养护,最大限度减轻老人的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并为其子女减轻负担,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温馨的大家庭里,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比如,青岛市李沧区圣德老年护养院就是其中一家“医中有养”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单位,这里建筑面积8000㎡,设床位500张,是专门为非自理老人(患者)提供“医、养、康、护”相结合服务的五星级民营医疗养老机构,以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这里所有护理人员均有医院临床工作经历,护工也全部经过护理院严格培训,并引入青岛市市立医院“无缝隙服务”护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高水平服务团队和人性化院务管理创造了老人满意、儿女放心的医养条件。

  大枣园老年养护院设有床位121张,专门治疗全身瘫痪、偏瘫、截瘫、昏迷、需长期保留各种管道、骨折未手术、慢性骨髓炎等、需要医疗护理的病人,24小时医护人员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护理服务,为病人解除病痛,打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

  李沧区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并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认证和国家健康8001认证的,集生态养老、医疗、康复、护理、娱乐、临终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民办四星级养老机构青岛市李沧区九久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等等。

  在软件上费心思 细化“医养结合”制度体系

  据了解,为了确保“医养结合”工作的顺利开展,李沧区卫健局完善了“医疗、养老、社保”联动的政策衔接机制。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医保社区定点机构200余家,可随时办理大病、居家护理等业务。2018年,李沧区共办理大病11000多份,居家护理4000多份。

  此外,李沧区卫健局还通过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暖民行动”、免费公共卫生项目等方式促进“医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了164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签约60岁以上老年人5万余人,将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失能老人居家护理、社区巡护和签约服务等进行整合,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

  比如,沧口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依托中心强大的团队力量和精细化的服务项目,让居家医养变得更加便利、高效,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妈妈式” 上门服务,为患者提供各项健康服务,如医护巡诊、换药拆线、送药上门、预约转诊、中医药服务等,让患者和家属实现了“领跑腿”,感受到了居家养老的独特优势。

  并且,日常中,李沧区卫健局还会采取专家授课面对面服务、录像放播、户外主题、义诊大集、节庆日送关爱等多种形式,将健康送到居民家门口,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在全社区营造了健康养生的良好氛围。

  在服务上看成效 突出“医养结合”优势所在

  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效果如何,这一点患者及家属心里最清楚。在青岛市李沧区圣德老年护养院,记者采访了一位患者家属,他说:“我的母亲在这住了一年多时间了,我们对这里的各项服务都非常满意,更对政府能够出台这项惠民的政策感到特别感谢。一年多前,我还是处于除了上班就泡在医院的状态,那段时间真可谓度日如年,每天除了上班还要赶到医院照顾左右,整个人都几近崩溃。虽然那时大医院医生多次劝我放弃治疗,但毕竟是自己的亲人,我实在做不了那样的决定。来到这边后,大概半年多时间,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通过治疗和康复训练,我妈慢慢的胳膊腿居然能动了,也能说话了,这让我非常激动、非常惊讶,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医生、护士和护理员的敬业与坚持。因为平日要上班,所以只能偶尔过来看望下,但家人在这里我们感觉很放心,既给老人找到了安度晚年的场所,也为我们做儿女的减轻了负担。”

  青岛市李沧区不断探索 “医养结合”模式新举措、新方法,不但丰富和完善了养老工作的便利途径,也为居民群众“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的良好愿望构建了屏障,助力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沧区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