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胶西街道办事处:徐法花个人简介

2021-04-19 17:09: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曹森

徐法花,女,1953年生人,群众,胶西街道徐家村村民。

事迹概述:

自1976年与丈夫结婚后,徐法花就和公婆住在一起,45年间悉心照料两位老人。2010年,丈夫患肺癌去世,遭受严重打击的婆婆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2017年,公公在忍受病魔多年折磨之后撒手人寰。亲人的相继离世没有击垮徐法花,为了照顾身患抑郁症的婆婆,11年来她始终坚持和婆婆同吃同睡,悉心照料婆婆的生活起居,用坚守与付出向大家演绎了一个婆媳情深似母女的真实故事,谱写了新时代孝老爱亲的感人乐章。

事迹正文:

徐法花1953年出生于胶西街道徐家村。1976年,24岁的徐法花经人介绍与本村的马子全结婚。马子全兄妹6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公婆,徐法花坚持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一家人生活虽不富裕,但夫妻二人忠厚本分,生活过得还算美满。女儿马燕和儿子马进的相继出生,在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些许生机的同时,也让压在徐法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丈夫忙于生计,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就压在了徐法花的身上。对此,辛勤操持家务几十年的她却从没说过半句抱怨的话。

2010年,丈夫马子全开始经常性咳嗽,再到后来出现了咳血、胸痛的症状,后被诊断为肺癌。为了让丈夫的病情能够有所缓解,徐法花在照顾公婆之余,带丈夫远赴济南肿瘤医院治病,两地来回奔波,然而2010年冬天,丈夫还是离开了人世。给丈夫治病医药费共计二十多万元,高筑的债台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子女虽然都有了自己的新家庭,但是过得也很拮据。丈夫又是公婆家唯一的儿子,丈夫走后,徐法花为了不给孩子添负担,默默挑起了这个小家的“大梁”,照料公婆、操持家务、下地干活…

徐法花的公公马明怀在她的照顾下,一直活到89岁,于2017年去世。2010年,晚年丧子的婆婆邱元美被诊断为抑郁症,经常疯言疯语,摔打家具。为了更好地照顾精神不佳的婆婆,徐法花索性搬到了婆婆屋,与婆婆同吃同住。干净的被褥,整洁的房屋,虽然婆婆犯病时会摔打东西,但是徐法花总能耐着性子像哄孩子般哄婆婆吃药,随后将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晚上婆婆一有动静,她就起床扶婆婆上厕所、喝水。自搬去与婆婆同住后,徐法花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

对于照顾婆婆这件事,徐法花从来都是事必躬亲。因为婆婆每天都得吃治疗抑郁的药,为了让婆婆多吃点饭,徐法花就每天变着花样给婆婆做饭,一日三餐,从不耽误。婆婆年纪大了,无法下地,为防止婆婆肌肉萎缩,她一闲下来就给婆婆揉胳膊、揉腿,陪老人说话,聊天解乏。正是因为徐法花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虽瘫痪在炕无法下地,但身上却没有一点异味。

因常年劳累,68岁的徐法花又黑又瘦,与此相比,病榻上89岁的婆婆却面色红润、皮肤白皙。临近古稀之年,徐法花的也被诊断为高血压,无法长时间站立,腿脚发麻。去年冬天徐法花为婆婆洗衣服时不慎摔倒,胳膊骨折,去中心医院做了手术,术后,本就腿脚不便的徐法花胳膊也抬不起来,为了不耽误给婆婆做饭,她就用左手摘菜、洗菜,做完饭后就再用左手喂婆婆吃饭。

为了尽到做奶奶的责任,有时徐法花还会坐公交车去城里看望自己的小孙子。老人觉少起得早,为了不耽误婆婆吃饭,徐法花早晨五点就起床为婆婆做早饭,做完饭后徐法花先给婆婆洗漱,后用小勺子一勺一勺的将饭菜喂到老人嘴中,待婆婆吃完饭全部收拾利索,徐法花才会坐公交去城里看望孙子。每次去雷打不动的只待到十一点,无论儿子儿媳如何劝说,徐法花都不在孩子家里吃饭,为的就是有充足的时间赶回家中为婆婆做午饭。

有时婆婆精神不佳,不得不去心理康复医院住院治疗,每次去医院徐法花都陪伴在老人病床前,端屎端尿,尽心尽力,医院里的护士都误以为徐法花是老人的女儿。出院后,老人身体虚弱,徐法花就去赶集买老母鸡炖鸡汤给婆婆补身体,老人年纪大了,耳聋耳背,话也说不清楚,别人都听不明白,唯有徐法花,婆婆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就知道婆婆想要什么。

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徐法花身上,说不累是假的,但谈起婆婆,徐法花从不觉得老人是累赘。她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俺这么大岁数还有个老母亲陪伴,这是福气。”

她的付出和坚守,村里人也看在眼里,提起徐法花,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夸赞不已。

百善孝为先。徐法花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尽心赡养老人,视婆婆为亲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