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宋胜清,1969年10月出生,青岛金胶港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胶州市级非遗——汤腌鲅鱼传承人。48岁的宋胜清是百度百科中“臭鲅鱼”的代言人,家住山东省青岛胶州市营海社区后海庄村的宋家世代都是渔民,从宋胜清的爷爷开始,宋家人开始用传统方式腌制“臭鲅鱼”,30多年过去了,宋胜清依旧坚持着每条鱼腌制15个月以上的传统工艺。2017年5月,宋家的腌鱼手艺入选胶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已经进入评审阶段。
主要事迹
坚守传统技艺40年
相传名末清初,宋氏祖先因逃避战乱迁入立村,因紧靠海边,靠出海打渔为生。据传说,宋氏祖先出海捕鱼经常漂几个月才回来。渔船靠岸后都要对比哪家的鱼做出来更好吃。为不断翻新花样,有的把刚打捞上岸的鲜鱼有序地放进木桶,用自家晒的海盐腌制起来,过一段时间后拿出来蒸着吃。没想到鱼肉入口即化、香鲜无比,引来了周边渔民的竞相仿效。从那以后汤腌鲅鱼便流传了下来。
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当地开始有了冷库,这传统手艺就逐渐消失了。后海庄村的汤腌鲅鱼技艺,开始于清朝嘉靖年间,当时只局限于手工制作,新中国解放后,当地成立水产站,通过供销社后统一供应各地群众。因后期建成冷库,传统技艺开始不受青睐。唯有父亲宋锡业一直坚持汤腌鲅鱼传统技艺。
1989年,宋胜清跟随家人接触汤腌鲅鱼,1994年跟随父亲学习汤腌鲅鱼的制作方法。经过十年的专心学习,对鲅鱼腌制的各个步骤都了然于心,腌制的鲅鱼及其他海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一辈子坚持一件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不一定有谁能坚持下去。而这一坚持,便是30多年。
匠心传承舌尖美味
传统汤腌鲅鱼在历史进程中,从选购鲅鱼到入缸腌制,需要经过清洗、晾干、脱水、腌制、加汤和发酵等十多道的工序,通过自然发酵,不通过人为任何添加剂的干预,来缩短腌制的时间,因此腌制出来的鲅鱼香鲜无比,味道纯正。2004年以来,宋胜清多次进行广泛的行业调研工作,建立了汤腌鲅鱼的基本信息资源库,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新的品种。
传统汤腌鲅鱼在历史进程中,从选购鲅鱼到入缸腌制,需要经过清洗、晾干、脱水、腌制、加汤和发酵等十多道的工序,通过自然发酵,不通过人为任何添加剂的干预,来缩短腌制的时间,因此腌制出来的鲅鱼香鲜无比,味道纯正。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传统美食研究价值。
近年来,宋胜清继续深入开展行业调研,较全面收集汇总汤腌鲅鱼的特色区域和海产品腌制的各类综合信息;全面了解海产品腌制的技术、设备、人才、市场等行业现状;总结、整合行业资源,为推动传统汤腌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依据和基础。
让非遗美食走的更远
宋胜清在传承传统汤腌鲅鱼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蜢子虾酱、梭子鱼、咸菜、鱼杂、鱼卤鸭蛋等十多个品种。由于该项目是传统产业,不受年龄限制,老人和年轻人都可以干,所以解决了本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起到了家庭和谐的作用,使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目前,宋胜清作为第四代汤腌鲅鱼传承人,今年已经52岁,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卖力气干活,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去学传统汤腌鲅鱼技艺,这样下去再过二三十年,这门老手艺可能面临失传。眼下他大胆创新,让汤腌技艺的品种不再单一,盼望传统汤腌鲅鱼技艺能越走越远。
一缸缸老汤鲅鱼,不仅仅是胶东半岛独有的美味,也是漫长岁月中守护的记忆咸香。宋胜清的“臭鲅鱼”从一份产品变成了一种情怀,其中的故事也都腌制在了40年的汤水里,随着鲅鱼一起陈酿发酵。传承的是老手艺,守护的是岁月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