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位于即墨区的青岛科技创新园发展服务中心内的企业全面加快复工复产,“追产能”成为青岛科技创新园企业的大事。开渠引才、修渠技改、帮企业排忧解难……作为企业复工复产的主战场,青岛科技创新园重点通过主动的“灌溉”和“施肥”,与企业携手攻坚克难,和时间赛跑,保持经济稳中有增。
“开渠引才”: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多亏了园区帮我们招来的60余名工人,让我们企业能够全面恢复生产。目前我们正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争取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 青岛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旭说。
为帮助企业顺利复工追产能,青岛科技创新园成立工作专班,设立企业服务队,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帮企业解难题。“我们对企业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疫情防控期间,招工效率低、用工短缺成为企业复工追产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青岛科技创新园负责人介绍。
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青岛科技创新园立即建立了企业招聘群,统计企业招工简章,并积极对接区人社局、国立人力资源、名硕人力资源及青岛就业网、青岛招聘网等平台,线上线下帮助企业招聘。
据了解,线上招聘通过青岛招聘网联合青岛即墨本地自媒体、地方公众号群,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广告以及网站、短信、邮件等宣传本次招聘活动,吸引应聘人员。线下招聘则是组织企业在即墨各大学校、商场、超市、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投放简报,同时,寻求青岛市级报刊招聘版推出彩色专版,地方公交站台、公交车喷绘、吸引广大的应聘者疫情结束后第一时间来科技创新园专场应聘。
截至目前,青岛科技创新园已通过线上线下开渠引才帮助园区内企业招聘400多名工人,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
“修渠技改”:提供创新发展动力
近日,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车间再次忙碌起来,全副防护武装的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年前接收的订单,新订单也在同步稳定增长。该公司订单量较同期总体持平,人员返岗率达到95%,产能已恢复到平日的90%。
“多亏了政府5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我们才能顺利完成海洋微生物绿色功能性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该公司董事长白长军介绍,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的时候,受到重组的流动性资金掣肘。青岛科技创新园在了解企业这一难处后,积极帮助协调申请,通过即墨区中小微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帮助企业获得500万元可转债方式扶持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新技术改造提升产能的效果尤为明显。“技改项目完成后,企业新增产能2000吨/年,产品品类增加20余种,节省人工20人。疫情期间,公司产能提高20%,销售额预计增加30%,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品种和产量丰度迅速提升。”白长军说。
青岛豪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运用智能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工工序,单条产线作业人员由原来的10人,精减到5人,有效抵消了疫情对用工的影响。据了解,借助智能改造的高科技自动生产线,成品可以基本实现零误差、零瑕疵,现在公司总体产能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该园区有6家企业已完成了互联网工业升级改造,50余家企业正在陆续进行改造。
“灌溉施肥”:提供优质营商环境
在青岛高丽钢线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在正紧张有序的作业,各类钢丝帘线、胎圈钢丝产品在流水线上传送。这些产品将第一时间发往德国、韩国、墨西哥、越南等国家。该企业从2月13日开始复工,现在298名工人已全部到位,今年前两个月实现月产能3800吨,与去年同期持平。
青岛高丽钢线总经理胡春霞说,青岛科技创新园通过电费返还、天然气补贴、稳岗补贴社保等优惠政策扶持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复工过程中,从疫情防控到原材料、产品畅通运输等很多方面,青岛科技创新园由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蹲点提供“店小二”服务,梳理企业复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第一时间出现在矛盾现场、困难现场,全力提供“水肥一体化”服务。
“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公司上下的凝聚力更强了,公司首先要做的是为员工创造安全可控的环境,此外也要全力保障产能。我们现在一方面对供应链进行细致梳理,另一方面对工人、机器利用率、精益生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优化,我们有信心在做好防疫的同时保持产能。”胡春霞说。
青岛科技创新园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是在防疫中抓发展,企业在开复工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管什么样的困难,园区相关负责人都会主动上门,积极协助解决。抓防控稳生产的过程,就是密切政府和企业关系的过程,就是抓营商环境的过程。(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记者 李锦绣 通讯员 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