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 > 即墨新闻

即墨建太阳能小镇 农民"创客"光伏大棚年赚8万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康晓欢   2016-06-20 10:01:00

关键词: 大棚 太阳能光伏发电 微喷灌溉 国家电网 太阳能电池板

     

  早报讯 即墨采用企业主导、政府扶持方式建设的太阳能小镇,将光伏、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社区有机结合,不用农民出一分钱,由企业建起光伏大棚,棚下种出的蔬菜高于市场价回收,每年农民还有地租费。记者昨天从即墨市大信镇政府了解到,政府出资不仅让农民用上免费电,而且还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创业。61岁农民孙允堂承包3个光伏大棚,雇用8名村民帮助管理菜地,自己当上了一名“创客”,年收入近8万元。

  政府出资农民用上免费电

  “不仅用电不花钱,还能赚到钱。”即墨大信镇梁家荒村村民范秀江说,由政府出资为他家平房屋顶上安装了4块250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每天平均发电4度,年平均发电1460度,基本满足日常用电需求。记者了解到,目前,梁家荒村已经有74户村民屋顶装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村庄道路上还安装了200多盏太阳能LED路灯。

  即墨市大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安上屋顶分布式太阳能电池板,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不仅日常用电不花钱,而且用不了的电还可输送到国家电网。在农民家里一共装有两块电表,一块电表和普通居民家一样,一头连着家里的供电线路,一头连着国家电网,它记录着这户家庭的用电量;另一块电表连着屋顶,太阳能发出的电,经过这块电表流向国家电网。村民李爱青说,截至3月份,他家太阳能发电634度电,自己用电344度,剩余的291度电全部并入国家电网,收入归安装设备和维护的企业所有。

  农民“创客”年收入8万

  在华盛太阳能农庄,记者看到一排排光伏农业大棚,与普通的砖墙结构大棚不同,这些大棚为钢结构,棚顶不是塑料膜,而是光伏发电板,棚底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只要有太阳,棚顶就能源源不断地发电,不仅满足棚内照明、灌溉等需要,剩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产生收益。

  即墨大信镇张戈庄一里村61岁农民孙允堂介绍,以前自己在家种着4亩地,加上外出打零工,一年最多四五千元的收入。后来他把3.6亩地流转给了昌盛日电,成为华盛太阳能农庄的一位农业工人。熟悉光伏大棚的运作模式之后,孙允堂承包了3个大棚,开始自己创客之路。

  孙允堂说,向阳的一侧种植着几种绿叶菜,背阴的一侧养殖着香菇,棚顶中央安置的晶体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负担着大棚的农业物联网溯源、远红外加热、光伏组件调光、雾化微喷灌溉等一切现代化功能。现在,孙允堂一年的纯收入达到近8万元,他在自己创业的同时,还雇了周边村庄的8个村民,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培育像孙允堂这样的农民创客,也是我们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部分目标。”王海玉说,孙允堂根据公司订单种植生产各种农产品,承担田间作业、生产用工管理和费用管控等责任,公司统一管控种子、肥料和用药,并提供种植技术和管理指导,最重要的是,公司在市场端利用平台优势和营销手段解决了农产品的商品化销售问题。企业会按照略高于市场均价的方式来回购蔬菜,这样菜农没有了农产品滞销的后顾之忧,企业同时又承担了大棚的地租、所有的用工费用和平台费用,给公司原有的发展方式节省了大量的隐性成本。

  (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周洋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