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助力学生人生出彩

2018-05-23 19:1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金鑫

  大众网青岛5月17日讯记者 金鑫)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立足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区域产业为引领,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构建“以产兴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对新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行了探索,为每名学生成功出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平台

  2018年学校承办清华大学大数据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广泛邀请全国知名职教专家、企业专家、清华大学数据科学院专家及政府部门领导,共同探讨大数据基础人才培养与中职教育的衔接。行业产业发展系列论坛活动,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紧密衔接。

  近年来,学校连续承办全国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承办全国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大赛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应用赛项。以技能比赛为平台,大力开展跨地域、跨行业的职业教育技能大交流活动,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拓展了对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前沿的视野,提高了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再认识。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将承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部分赛项,搭建国际技能交流平台,让新动能列车飞驰在“一带一路”上。

  专业引领发展 重塑专业建设新形态

  在信息技术专业群,对接IT和信息服务产业、万亿级电商产业、千亿级影视文化产业、智慧城市和大数据产业,开设电子商务、动漫设计、影视技术、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在智能制造专业群,开设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高铁通讯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瞄准产业前沿,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一方面将企业车间或生产线搬到学校,另一方面在学校设立企业工作室和创新基地,先后引进10家公司入驻学校。学校还与海信集团、汇杰科技、天一集团等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行“531”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将学校教学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衔接,开展项目实训。

  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学校积极回应产业需求,推进人才培养向人才供给链的上端转移,先后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青职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二级学院;与海信通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海信工匠学院;携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山东网商集团共建电商学院;与清华大学共建大数据实训基地;与山科大共建物联网产学研基地;与青岛大学共建陶艺工作室,共同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创业引领发展 搭建学生出彩大舞台

  学校通过信息技术类和智能制造类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升专业与市场的贴合度,积极创设有吸引力的“创客空间”,建立了数字媒体、物联网、机器人、3D打印、e空间等十个创客中心,充分满足企业对于发展空间、人力资源、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客联盟学校、青岛市创客试点学校。

  学校与卓越电子公司联合创建零壹创客空间,融合计算机、3D打印、电子商务多个专业联合开发中小学创客套件和课程,实现了研发、设计、制作、销售环节的有机衔接。2014年学校开办了全省首个电子商务“淘宝班”。引入阿里巴巴淘宝大学和黄岛区金冠电子商务公司,目前已有56名学生建立了自己的淘宝网店实现独立运营。网店销售额过万元的已有8人。

  产教融合,尽显工匠精神

  学校实施工匠文化“三进”行动,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根植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不仅“进校园”,建立了工匠文化展厅、长廊,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还“进教材”,编写特色教材,开展工匠制度文化“大讲堂”,在全校推行6S管理;三是 “进班级”,开展工匠创新文化主题班会和“企业化班级”管理创新活动。

  与企业深度合作方面,则通过培训、开展技术服务、开展技术研究、进行教学改革等措施,打造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组成的“产教融合”型双导师队伍。实施“行业大师进校园”工程,把大师、名师引进学校,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

  学校与海信通信公司合作15年,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方式,有近1000名学生进入海信实习实训,目前海信通信一线生产管理骨干15%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协同创新,实施教学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工程,实现校企共赢。学校与天一集团合作研发的JA91新一代高速喷气织机等四项科技成果获得专利,为企业年增值二百多万元。学校承揽青远公司船体维修项目,CAD小组学生设计的浮筒支架产品,解决了海洋生物对船体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该研发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并在相关企业广泛应用。动漫学徒班同学参与制作《足球》教材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各中小学使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