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125年4月20日 星期日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培训

啥时生二孩成春节热议话题 有人淡定有人需要考虑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   2016-02-16 16:41:00

关键词:

   随着“全面二孩”的开放,今年春节,长辈亲友们的问候除了“啥时结婚”、“啥时生孩子”,又多了一个新话题:“啥时生二孩?”

  有机会要二孩,不少家庭欢欣雀跃,但各种关于二孩的催促、问候,甚至是命令,让不少夫妻“压力山大”。面对各种催促,有人淡定,有人逃跑,有人沉默。

  但对于打定主意要生二孩的夫妻来说,这些压力早已是过去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养胎、合理膳食。

  【淡定】

  她优先考虑经济和身材

  33岁的林悦(化名)已经有一个7岁的女儿。平时逛街看到小孩衣服,看电视看到小宝宝,老公、公婆就会催着她再生一个。这些还在林悦意料之中,但女儿也天天催着她再生一个,倒让她颇为意外,“我家小朋友撒娇卖萌,让我再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来做伴,甚至信誓旦旦说,要帮忙带小宝宝,连喂奶换尿布什么的都愿意包揽。”

  不过,生不生二孩,林悦目前还在犹豫:“我觉得小朋友多个伴是不错,但生小孩太辛苦,除非物质条件非常充足,否则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另外,生小孩容易让身材走形也是她考虑的一个因素。

  【烦恼】

  为了避“催生” 她躲到外地度假

  婆婆、妈妈偶尔催促倒还好,但亲戚的轮番盘问,让阿梅(化名)有些招架不住:“尤其是最近,家里有人刚生了个二孩,这个春节就更不清净了。”为了避免年后走亲戚时被轮番盘问,一过完年,阿梅就和丈夫一起带着女儿到外省度假去了,“我打算接下来的春节都这么过。”

  说起不生二孩的原因,阿梅表示,带孩子很累,一个就够了,而且女儿也不太愿意她再生一个。

  【周全】

  条件不允许 要生也要两年后

  由于丈夫是独生子,林女士在“全面二孩”之前就可以再生一个,不过她的烦恼是在“全面二孩”之后才多起来的:“之前大家都只生一个,我们家也觉得还好,但现在生二孩的夫妻多了起来,我爸妈和老公就开始催我生二孩了。”

  不过,体贴的丈夫并不会在长辈面前提及此事,而是私底下跟林女士商量。反倒是林女士爸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催林女士生二孩的机会,“前天看到我女儿的同学多了个弟弟,晚上我妈又跟我提这事儿了。”

  “不是我不想要二孩,而是条件不允许。”林女士说,本来自己工作压力就大,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家,平时也帮不上什么忙;再生一个,自己的业余时间都要扑在两个孩子身上。“虽然我爸妈说可以帮忙带,但生了孩子,扔给父母,我做不到。”

  春节期间,林女士主动向家人提出,要生的话,也是两年以后再说。34岁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两三年内老公能调回厦门工作,自己工作压力不那么大,身体也允许的时候,她还是愿意再生一个,“不过那时候还得再征求女儿的意见。”

  【愤怒】

  刚生完就有人催她再“痛”一次

  上周,晓岚(化名)生了个健康的男宝宝。刚过完年就有了小王子,一家人都很开心。不过,一些“三姑六婆”的“关心”,让晓岚气得不轻。

  “那时我刚生完孩子,还在医院呢,就有一些来看望宝宝的三姑六婆,催我抓紧再生一个。”说到这里,晓岚用微信一连发了4个愤怒的表情。“生孩子的时候,痛到全身发抖,十几个小时痛下来,压根就不想回忆了。刚经历完这种疼痛,竟然还有人跟你说,你再去痛一次。”

  至于以后是否会再生一个,晓岚表示,不一定,“现在养孩子成本那么高,一个小孩可以给他王子的生活,两个就只能将就了。”

  【分析】

  正确对待“催生”的烦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戴仕梅认为,面对这些“催生”的烦恼,自身如何看待很重要,“时下这个话题比较热,亲戚朋友说起来,就像说‘天气不错’、‘吃饭了没’一样,是一种问候。这时候不用太放在心上。”戴仕梅说,生不生二孩,关键在自身的想法,不应该受到太多外在的影响。

  面对至亲的“催生”,戴仕梅建议,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多沟通,向他们解释清楚不想要二孩的原因,如果想要二孩,什么时候会要,取得他们的理解。

  戴仕梅还说,至亲长辈们想再要一个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还是要尽可能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亲戚好友在表达关心和爱意的时候,也要多注意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否则反而有可能给对方徒增烦恼和压力。(记者 黄小芳)

  【二孩之保胎】

  医院营养科 孕妇排长队

  每周二、周五的上午,厦门市中医院营养科门口都排满孕妇,其中有不少是二胎孕妇。她们的目的是咨询医生该怎么吃。

  “去年12月刚开设营养科的门诊时,大多还是一胎孕妇来咨询。自从二孩政策开放后,来咨询的二胎孕妇明显增多。”市中医院营养科主治营养师陈红洁表示,两个月来已有386名孕妇前来咨询。

  孕妇到营养科都咨询些什么?“主要是咨询妊娠期怎么吃。因为很多孕妇在妊娠期的饮食上存在误区,甚至因为饮食不科学,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陈红洁说。

  二胎孕妇更缺乏运动

  “现在的二胎孕妇很多是高龄孕妇,年纪比较大,身体更容易疲倦,平时可能更喜欢躺着休息,缺乏合理的运动。”陈红洁说,前来咨询的一胎孕妇大多较年轻,运动量明显比二胎孕妇多很多。二胎妈妈如果缺乏运动,会影响到妊娠期的体重合理增加。

  一胎孕妇饮食更任性

  “一些一胎孕妇想吃的时候吃,不想吃的时候不吃,任性很多。而且一胎孕妇的家人会更加照顾孕妇的饮食,结果营养过剩也是个问题。”陈红洁说,二胎孕妇因为有一胎的生产经验,更会注重饮食搭配。

  二胎孕妇患病率更高

  尽管二胎孕妇比一胎孕妇更懂得吃,对什么时候产检、如何合理搭配饮食也更有经验,但二胎孕妇依然比一胎孕妇的患病率高。“一个原因是二胎孕妇年纪都偏大,风险也就更大。另一个原因则是二胎孕妇虽然知道要进补,但吃法上存在很多误区,有时候效果适得其反。”陈红洁表示,二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的患病概率比一胎孕妇高很多。

  孕妇饮食误区

  【时间】

  一开始怀孕就应该注重饮食问题,尽早掌握饮食搭配,别等到检测出问题才注意。

  【吃水果】

  并不是吃越多越好,而是要多种类搭配吃,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吃哪种水果。

  【喝汤】

  其实汤的营养价值不高,汤熬得越久,只会有更多的油脂渗入汤中,蛋白质很少。陈红洁建议尽量少喝汤。

  【热量】

  相同重量的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热量,要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调理妊娠期的身体。(记者 何炳进 通讯员 李琪彬)

  【相关】

  结婚交二胎保证金?市民政局:谣言!

  “今年起办理结婚证要交5000元二胎保证金。”近日,齐齐哈尔、哈尔滨、威海等地先后出现这一说法。对此,厦门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纯属谣言。

  据报道,一位网友于2月13日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发新浪微博称,今年起办结婚证需缴纳5000元的二胎保证金,生二胎的时候再返还。短短数小时内,这条微博被转发近万次。此说法流传到其他地市时还有了“补充”——除交保证金外,“登记新人必须签订生育二胎保证书。”

  记者就此事询问了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说,这条消息没有任何事实考证,纯属谣言。目前民政部门没有法律条文规定新人在结婚登记时交纳这种保证金,签署这类保证书。况且,政策只是说明可以生二孩,并不是强制要求生二孩。市民可拨打市民政局热线2077551咨询。(记者 林路然)

初审编辑:于潇潇
责任编辑:赵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