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一场全方位的理论实践创新
来源:半岛网 2015-05-18 17:26:00
课程改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战略问题。教育决策者不仅要学会宏观设计,还要懂得微观突围。课程改革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课改的实效。而这,也是内涵发展阶段教育决策的重要部分。
每个人看待课改都会有不同的视角,有的人也许会认为这不“宏观”,不是教育中的什么大事,只是学校里校长、教师每天忙乎的“那点事”;有的人也许认为这不是当下值得下功夫的重要事,因为它是无法迅速见效的长期事。但我始终认为,课改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地区未来的大事,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是关乎从宏观决策到微观实施各个环节的重大命题。它非常专业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它的神经末梢是每一所学校里的每一个课堂以及其中的师生互动,它的系统运行需要强有力的心脏搏动,需要有效的政策设计和机制保障。
我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30多年,是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30多年。我经历了上海“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的全过程。上海基础教育之所以保持领先的势头,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一阶段总是积极去寻找并能找到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上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一期课改”,建立了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改革理论模型,构建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三大板块课程结构。到了1998年,上海启动的“二期课改”同样是敏锐地洞悉到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跨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命题,上海的“二期课改”,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合乎国际潮流的重要战略举措。
当时作为基教办主任的我也参与其中。在这段时期里,我们非常关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研究。我在2001年,也就是“二期课改”启动三年之后曾去法国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这次考察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要重新认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要重视开发体现现今教育理念的教学案例,要研究设计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儿童的教育内容体系,要逐渐开发出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和获得社会支持等。
在推进“二期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多高中在那段时间里以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改革创新。这些探索在今天看来都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之本义,也是让我更加深入地去从课程的视角思考“今天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07年,当我从浦东再回到市教委分管基础教育时,我在上海课程与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抓好“教学五环节”、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从教育内部改革出发实现减负增效的要求。会议一结束,我记得有校长特意候在会场门外等我出来说:“这么多年总算把校长和课程教学的关系问题说清楚了。”但也有一些比较熟悉我的朋友不解地问:“按照你的风格,应该在‘新官上任’时提出一整套宏观思路才对啊,教学五环节实在是太微观、太小儿科了。”
选择必须抓教学五环节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在浦东的经历。当我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理顺区域教育发展方方面面各种关系、完善了行政运作的基本规范之后,进入了教育的核心领域——课程与教学。当时的教育环境使得校长们关注“经营”学校居多,而忽视了最本职的核心工作。这让我第一次如此强烈地认识到课改理念提得再好,校长如果只做传声筒而不去研究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制订落实措施,到了基层学校只能是停留在口号上。只有把理念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天的课堂上,并让校长回归到最核心的工作中学会领导课程与教学,才能真正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回到市教委之后,我发现校长远离教学的现象在全市同样存在。有的学校校长的管理重心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正校长不管教学,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管。教学“沦为”脱离学校管理中心的一件“事务”,在有的学校教学实施依赖于强大的传统惯性,课改的任务悬在空中没有落实。这让我非常焦急。照理说,校长是掌握和调控学校所有资源的核心人物,而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课程实施,校长应该把所有的资源用来支持课程与教学才行。
与此同时,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二期课改”面临很大的争议,当时甚至有报纸在探讨“‘二期课改’该不该缓行”的问题,加上历史教科书等突发事件的“狼烟四起”,使得我一上任就面对一道选择题——是进还是退。
在浦东的工作经历和常年抓课改的经验告诉我,当下首先要抓住课改的实施环节。因为再好的理念,没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落实都无济于事。“二期课改”只有把重心放在学校,让校长专心实施推动和深入研究,才能把先进理念逐步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课堂中,这就是把核心问题聚焦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正因为课程实施中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存在许多问题,校长的领导和干预不到位,才使得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落地,才使得学生的课业负担在加重。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提出了校长应该在课程领导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的想法,“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就此产生。经过两年多紧紧抓好教学五环节的工作,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从义务教育推进中的“新优质学校”到高中创新素养培育,再到评价改革,特别是“绿色指标”的实施,都是聚焦在最为核心的课程教学领域,把课改碰到的各式问题归纳成项目逐步深入研究,并结合实践不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课程改革的深化就有了明确的方法和专业的策略路径。
课堂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课程改革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个战略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战略问题,教育决策者不仅要学会宏观设计,还要懂得微观突围。课程改革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的力量才能将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只有下移管理重心,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激活学校的细胞能量,才能真正产生课改的实效。而这,也是内涵发展阶段教育决策的重要部分。
责任编辑:金红蕾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