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交织人生路 心灵和弦师长情
来源:青岛大众网 2010-12-14 16:29:00
康建东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
康建东与参演人员共同祝贺演出成功
《花儿》、《祁连山狂想曲》与《龙心岛》、《胶东韵》交织变幻,瑰丽的西北风情与纯正的胶东韵律相映生辉。这就是山东省作曲家首次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呈现的精彩曲目,这就是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康建东的倾心之作。
是怎样的灵魂得以写就多彩乐章,怎样的人生经历顺势涌现大气磅礴?踏着透过梧桐叶子稀稀疏疏落下的阳光,让我们一起走进康建东,一起走进别样的音乐人生……
伴歌而行——半个世纪,循音乐轨迹行走人生
从《甘藏风情》到《胶东韵》,音乐伴随康建东由西到东;从《春天的呼唤》到《黄河上的唢呐声》,音乐紧跟康建东步步前行。
面对“如果没有音乐,您的人生将会怎样?”这一问题,从容健谈的康建东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坦言音乐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人生。对他而言,音乐是无法离弃的伴侣。理论探索、教书育人、艺术创作……康建东的人生与音乐交织成长。“也许,总有一天我会离开领导岗位,离开三尺讲台,但我的音乐将伴我一生。”
聆听天籁,音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康建东脸上透出的淡淡笑容,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幸福感。“音乐可以美化人的心灵,一个从事音乐事业的人应该是善良的,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音乐创作的华美梦幻,是康建东不断投入的结果,沧海桑田,他始终回旋在音乐圣殿,何谓痴迷,何谓执着?康建东用音乐演绎人生,用人生诠释音乐,一路徐行,音乐相伴,轻声吟唱,生生不息。
踏歌而来——六载风雨,伴艺术系一同成长
艺术与教学碰撞,康建东将音乐带到更多人身边,浇灌梦想的种子,填充希望的乐章。从西北师范大学到中国海洋大学,他完美诠释教师这一职业。“教学是老师的天职,不能将教学当儿戏”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康建东如是说。三尺讲台之上,他用心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哪怕是减少创作时间,他也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在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眼中,他是授业解惑的良师,在万顷桃林之上,他是辛勤耕耘的园丁。
告别漫漫敦煌沙,拥抱淡淡青岛水,康建东的到来令中国海洋大学照耀到艺术曙光。是他亲手创办艺术系,是他一路品尝办学艰辛与成长喜悦,作为一名“家长”,提及艺术系的成长历程,看得出康建东脸上写就的欣慰与感动——由几门艺术通识选修课到现在的百花争艳,艺术系为海大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海大学生在文化渗透、艺术熏陶中关注音乐、感受艺术。
作为一名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历的作曲家,在谈到音乐表演专业同学们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康建东一再强调不要重实践轻理论。“底蕴深厚才能有较高的艺术修为,没有深刻的理解便不可能演奏出作品的内涵。试问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何在?难道在于演奏技巧是否高超吗?其实不是的,最大的差异在于灵魂,在于心。”
学生演艺道路的引导者,院系成长历程的指路人。他肩负数百人音乐梦想,提升数千人艺术修为。与人为善、实事求是是他不懈的追求,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是他真实的写照。
因歌而生——天赋异禀,以音乐熔铸生命
“七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受伤,我不得不休学在家。其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宣传队的邻居每天都吹奏长笛,进行有关曲目练习。或许真的是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仅凭聆听我居然把那些曲目吹奏得有模有样。”回忆起初次与音乐邂逅的场景,年逾半百的康建东语气里竟有了无法掩饰的淡淡欣喜。
七十年代贫乏的物质条件并没有湮没他内心深处对音乐的钟爱,反而使之与日俱增。高中时期,兰州二中声乐老师相赠贵重圆号,给予他极大的精神鼓舞,也奠定了他音乐的人生基调。
步入大学前他在乐团工作,实践中积极积累知识。弹唱各色乐曲,聆听万千音籁,康建东的艺术创作不仅源于象牙塔里的暗淡月光,更源于品尝现实后迸发的艺术激情。从甘肃到青岛,康建东继续书写人生传奇,感受胶东文化,延续西北风情。敦煌定格往昔,《花儿》娇艳如血,现今坐看《龙心岛》,弹唱《胶东韵》,再付深情。康建东谈到,曾有人问起为何沉寂六年才有新作面世,而他只想说:“文化背景一旦迁移,素材需要重新长期积淀。我要为自己的作品负责。”
几十年音乐相伴,风雨后钟爱不减。因歌而生,他用音符架构生命殿堂;为歌而倾,他以责任奏响五色华章。
随歌而思——艺术漫谈,将希望播撒未来
“艺术修养水平决定人生高度”,康建东如是说。从擅长小提琴的爱因斯坦,到喜爱音乐的钱学森,他细数古今中外范例。 “不懂艺术的生命是无法填补的缺憾,艺术敏感度过低是道德瓶颈的源泉。”在他眼里,艺术可以带给人们一切最美好的东西,让幸福的存在感显现。“为什么有些世界名画如此价值不菲?为什么德国政府每年花费几百万欧元修护科隆大教堂?为什么欧洲人相对更懂得尊重他人?除了文化习俗不同,艺术认知度的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
正因为这样,康建东任教海大以来,不仅重视对音乐表演本专业的建设,更在理工科学生艺术取向的正确引导上灌注心血。积极开设艺术限选课,为海大谱写校歌,这一切都是他“普及音乐艺术文化比办好几场音乐会更重要”这一理念的真实写照。
从建国初期到如今繁荣昌盛,康建东一路走来,岁月的年轮不曾淹没他最初的梦想,音乐在爱与感恩中交接。
一个作曲家最终留下的是什么?不是虚无缥缈的浪漫情怀,不是极尽抒怀的唯美吟唱,而是那五线音符,那永恒旋律。用音乐记录心灵,康建东让自己的情思在众多音乐作品中延续。
一个老师最终留下的是什么?不是三尺讲台上奋笔疾书的身影,不是独自品味书本奥妙的言语,而是那满园桃李,那知识延续。在谈及海大学子时,康建东充满了骄傲,身为人师,他种下知识的果实,填充空白,留下希翼。
如康建东所说“人生道路上容不得半点虚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洗刷不去一颗赤子之心,他以微尘之力绚烂人生,他以夏花之态书写美丽,他怀秋叶之情化泥护花。
六色魔方,千变万化,但无论如何,每一个方格都不会离开立方体中心,人生之于康建东,又何尝不是如此?艺术人生,回旋不息。(高嵩 张蕊 刘邦华)
责任编辑:刘亮亮
更多新闻
- 办学能人——朱建民
- “国标”是这样炼成的
- 传承中国文化 让中国教育走上世界
- 音乐交织人生路 心灵和弦师长情
- 直面磨难 笑颜前行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