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添国字号平台 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山东科技大学

2018-11-09 18:3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任聪聪

  大众网青岛11月9日讯记者 任聪聪 通讯员 任波)走进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南门,一座红色教学楼便映入眼帘,“国家工程实验室”,七个大字使它显得与众不同。记者了解到,它的全名是“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除此之外,它还是煤炭充填开采方面“国内唯这是一个专注于“绿色开采”、高度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国字号实验室,”的国家实验室。日前,这个实验室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的验收,标志着山东科技大学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源起飞来机遇,敏锐抢抓机缘

  提起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渊源,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党政办公室主任逄杰文回忆起17年夏天:“当时新矿集团正在建设一个重大国家项目,是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项目进展到2017年的时候,需要建设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最终通过国家发改委的验收提供支撑条件。偶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山东科技大学与会人员敏锐地嗅到山科大将迎来一次大的学科发展机遇。对这次机遇,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有着自己的理解。校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民说:“王少鹏副校长曾说过,‘舞台再大,你不上台永远是观众;平台再好,你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能力再强,你不行动只能看别人成功’”。就这样,校区立即向学校主要党政领导做了汇报,提出了建设实验室的构想与计划。山东科技大学和新矿集团合作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大幕被严谨而迅速地拉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资土系主任贾宏俊讲到:“当时校区对新矿提的各种要求全力配合,腾出位置、虚位以待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完善的科研队伍,多年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新矿集团的认可,同时考虑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之后落在大学,相较之落在企业,能更好地发挥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作用。双方认为,要借助国家级实验平台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研究,进一步推进煤炭生产方式变革、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为百姓造福。

  自此,围绕“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部署目标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的具体要求,山东科技大学抢抓了稍纵即逝的机遇,开始了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步伐。

  服务新旧动能,扬帆绿色未来

  2018年4月4日,多位专家齐聚泰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教授、山东省工程咨询院副总经济师马凤章教授、湖南科技大学督学冯涛教授、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孟祥瑞教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刘志强教授、山东煤炭学会全国监理大师秦佳之教授等7人组成的验收专家委员会进驻现场,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孙公平副处长主持验收会议。

  验收专家委员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质询讨论等方式开展验收工作,形成了验收意见。专家们对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企业和高校共建的机制、体制等创新之举表示肯定,一致认为建设单位圆满完成了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同意通过验收。

  那么煤炭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到底是做什么的?   据张新国副教授介绍,“煤矿充填开采实验室的建立从根本上是服务于国家‘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也正契合山东省目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战略。主要是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实现村庄等建(构)筑物下、铁路(高速公路)下、水体上下压覆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相结合,做到地表少塌陷、地表建(构)筑物安全使用;二是通过实施充填开采,减少开采引起的导水裂隙的发育,实现保水开采;三是通过实施高压注浆充填,实现城区部分采煤塌陷地地层加固和二次利用;四是开展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矸石山绿化和土地复垦治理。

  对于山科大来说,这仅仅是开始。张新国副教授这样解释发展前景:“一是使我们的科研工作登上了更高平台,这些新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对学校的新工科建设、采矿工程学科建设,又将形成新的特色和增长点,促进整个学科的建设发展。第二是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充填全产业联盟正在形成。”张新国副教授讲到,目前充填正从理论、材料、工艺、装备到工程实施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单打独斗时代已经结束;大团队产业发展模式,工程时代已经来临。工科高校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而应在工程现场。简单说,不仅有理论研究而且有工程经验,可以去做一些大的工程项目。  

  据悉,在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背景下,这个深深烙有“创新、科研”的实验室建设尘埃落定的同时,山科大也正在规划着更为远大的蓝图。无论是从学科建设、科研平台,还是产业联盟,就如同专家委员会的评价一样,“意义重大,有助于以绿色开采推进产业提升,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做出新的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