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青岛两会 > 两会快讯

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 让青岛飘出更浓的文化味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1-02-23 09:56:00

第五媒体 第一时间 彩信发送 每天两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QLWB10086轻松定制
每月资
费三元

    绿树、红瓦、碧海、蓝天,这是青岛百余年城市形象的经典写照,也是青岛旅游在世人眼中的经典看点,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知名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相比,青岛只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已不能完全满足来青游客的期待。建设“文化青岛”,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大繁荣、大发展,成为市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昨日下午组织了专题讨论会,就如何做好青岛文化旅游大文章展开探讨。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青岛有秀丽的山海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五彩缤纷的节庆活动。”专题讨论会上,有政协委员直言,在文化旅游产业上,虽然青岛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上海、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有了青岛大剧院还要上演“大剧目”

    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哪些资源可以深入发掘?市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大中实业股份公司总裁尹德胜在发言中说,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地理位置也很便利,海港口岸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空港口岸已开辟国际、国内80多条航线,青岛陆路交通便捷,这些都是青岛发展多元文化、打造国际都市的优势。

    青岛要力争成为国际大都市,就必须营造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谐相处的氛围。例如,青岛大剧院应更多地吸引世界级的艺术家前来交流和演出,以扩大青岛的国际知名度;青岛在2008年曾成功协办北京奥运的帆船比赛,但是,青岛的奥林匹克帆船比赛中心目前在冬季的利用率偏低,有关部门应举办更多跨文化的体育娱乐活动,既能物尽其用,又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此外,青岛也可以借鉴香港美食文化的经验,利用一年一度的啤酒节等传统活动,打造和推广青岛独有的美食旅游文化,吸引海内外游客。

    发掘滨海文化提升旅游层次

    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代表致公党青岛市委提出建议,青岛应充分发掘利用滨海文化,打造“东海福地”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发展层次。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美好祈愿。不少地区利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挖掘“福”文化、“寿”文化,打造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实际上,“东海”与“南山”的具体所指在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确切说法,但我国至少从唐代开始就有 “东海崂山”的说法,青岛地区长期以来更是流传着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千好万好,青岛最好”的说法,很多人相信青岛是名副其实的“福地”。因此,要依托青岛优质滨海旅游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尊重社会民俗,组织开展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东海福地”的文化品牌,开发建设便利于游客祈福的旅游景点,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岛城文化旅游需劲吹“海洋风”

    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盛红认为,岛城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构建青岛海洋旅游文化系统。

    盛红委员认为,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青岛旅游发展中要尊重传统,保护文化,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旅游事业的核心。传统建筑、名人故居、老商品街、海滨景观等是青岛的特色旅游资源,而青岛的现代旅游资源也应当予以重视和开发,如青岛的海洋科技、体育、家电制造业、音乐、影视、美食、宗教等都很发达。组织专业人士从多视角系统研究青岛的海洋旅游文化特征,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潜力,进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策划好精品旅游线路,全方位、多层面展现青岛海洋旅游文化特色;各个景点、线路要突出自己的文化特性,又相互补充,形成城市海洋旅游大文化的格局。

    发展文化旅游崂山大有可为

    专题讨论会上,市政协常委、崂山区政协副主席王继尚认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崂山文化旅游,仍然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王继尚委员建议,我市可以聘请国内外优秀专家认真挖掘、整理崂山历史文化资源,以做强“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为出发点,系统进行文化旅游发展策划和规划。从而使崂山文化旅游的发展从开端就能处在高位上,让所有项目的开发建设都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规范有序,各个项目之间能够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共同营造崂山文化旅游的整体优势。

    对于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景点,如道教太清宫、玉清宫和佛教那罗延窟、华严寺、栲栳岛法显登陆处等,应当结合崂山自然景观和旅游规划进行重点保护和开发;对于有价值的文化古迹,如神清宫、大崂观、凝真观、明道观、白云洞、关帝庙、荒草庵、朝阳庵、大士庵、天后宫、三元宫、太华宫、白云庵、紫榕庵、慈光洞等,应按照修旧复旧的原则逐步逐批进行修复。

    对于每一个历史文化景点,都应当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和风格,并根据区域分布和游客需要构建不同的文化旅游线路和题材。例如,可以构建以名胜古迹为特点的品牌文化旅游线,连接法显登陆处-太清宫-华严寺-那罗延窟,形成不走这条线不算来崂山的影响;可以构建以巨峰为中心的文化旅游线路,连接三元宫、太华宫、白云庵、紫榕庵、慈光洞、巨峰白云洞等一批海拔较高的庙宇,让游客在登高望远中领略崂山宗教的博大精深;可以构建华楼为中心的文化旅游线路,连接华楼宫-神清宫-大崂观-太和观-蔚竹庵,与北宅节会游、生态农业游和龙山文化之乡游携手打造北宅文化旅游圈。

王睿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