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网贷真面目,青春不负套路债

2019-09-11 08:19:00 来源: 大众网青岛·海报新闻 作者:

  近几年,一度野蛮生长的P2P网贷,把贪婪的触角伸向了大学校园,一些急于用钱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在“零利息”、“无需担保”等花言巧语的诱惑下,盲目地尝试校园网贷,结果深陷高利贷和暴力催收,为自己的无知和草率付出了代价,令人痛惜。在国家有关部门出手整治、非法校园贷得到遏制的情况下,近两年又披着“回租贷”、“培训贷”、“上岸服务”等“新马甲”出现,变本加厉坑害大学生。为避免大学生上当受骗,在此我们逐层揭掉不良校园网贷的画皮,帮助大学生等青少年朋友认清其坑骗套路。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叫校园网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正规的校园贷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打着“校园贷”旗号的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实际上是戴着伪装面具的高利贷,是我们要揭露和防范的“校园毒贷款”。

  —校园贷的特点—

  1、借贷人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缺乏对校园贷的风险认知。

  2、借贷金额一开始都不高,但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3、先把人骗进来,是他们的生财之道,不仅要按借款全款算利息,而且是高额利息,以及利滚利。

  4、在学生无力还款时,经常采用非正常手段催逼还款,例如:电话威胁,骚扰家长亲友等。

  —校园贷的风险—

  1、诱导学生过度消费、透支消费,最终无力还款,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易导致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被不断增加的债务压垮。

  3、存在贷款人信息被盗、隐私泄露、身份证被冒用等风险。

  4、破坏正常校园秩序,因学生无力还债,造成暴力追债现象,导致违法犯罪、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校园贷的套路—

  1、包装唬人:往往打着诱人的口号:高额度、低利率、到账快、零抵押等;

  2、利息预先扣除:借1000元,到手只有590元,410元被当作利息预先从本金扣除,美其名曰手续费、材料费、服务费;

  3、多头贷:很多网贷平台形成同盟,在贷款人还不上钱的情况下,蛊惑他们到其他平台借钱还款,拆东墙补西墙,导致贷款人的债务迅速倍增,彻底被压垮;

  4、暗藏贷:培训合同、美容合同中暗藏高利贷。“培训贷”利用学生渴望就业的心理,将贷款合同暗藏在培训合同中,学生交了钱签完合同后,发现不仅培训没有价值,承诺的实习机会没有,剩下的只有不得不偿还的高利贷;

  5、巨额罚息:始终按最初本金计算利息,而不是剩余本金,并且按周“利滚利”。

  —校园贷“上岸”—

  1、更换马甲:打着帮助学生“清账”、“上岸”的旗号,挖好了大额分期、通讯录防爆、借条借款、招代理学徒等新的坑人陷阱;

  2、花样诱贷:为了招揽生意,各种贷款经验、上岸故事成了提供“上岸服务”群体的引流招数;

  3、以贷养贷:所谓“上岸服务”基本上就是“以贷养贷”,还是诱骗学生借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的套路。

  —校园贷为什么存在—

  1、非理性消费,部分大学生因为盲目高消费、追求名牌、创业,甚至参与赌球的,需要资金,但自己没有收入来源;

  2、大学生知识和经验不足,既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如合同法、民法等),又缺乏社会经验和认知;

  3、借贷平台贪婪,看准大学生的需求和不足,以借贷为诱饵实施敲骨吸髓般的资金诈骗。

  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高利贷等盘剥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校园贷的本质—

  非法校园贷的本质是:贪婪、无底线,为诈骗、榨取大学生钱财无所不用其极。

  —对大学生朋友的忠告—

  1、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非法校园贷是债务无底洞,一旦沾上只会越陷越深,大学生应意志坚定地对非法校园贷说“No”,决不为花言巧语所蒙骗。

  2、消费要理性,量入为出。学会自强自立,增加自律能力,规划人生目标,明确上大学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应以学习为主,理性消费。

  3、借钱走“正道”。创业、参加培训,要慎之又慎,多方考察,贷款要选择国字号正规机构。

  4、回头是岸:不慎遭遇高利贷的大学生,唯一靠谱的选择是:向家人坦白,靠家人或自己赚钱。

  5、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旦遇到暴力催债,要相信我们身处法治社会,可以依靠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案例】

  大学生网贷500元钱成3年噩梦,先后向20多个不同平台借钱拆东墙补西墙,滚到28万仍未还清。该学生无奈报警。当地公安局接警后,组成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侦查发现,犯罪团伙组织严密,人员分工细致且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两个多月来,专案组民警奔赴多个省市,查询涉案银行账户63个,通过梳理资金流水,初步掌握嫌疑人基本信息。后来在南方某省网络安全、技术侦查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确定了嫌疑人窝点,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将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