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新手机卡频遭“二次号”困扰 如何破解

2020-10-19 09:44:20 来源: 工人日报 作者: 李宁

  老用户停用、弃用手机号后,号码由运营商收回,空置一段时间再次投放市场,供新用户选择,这被称为“二次放号”。运营商称码号资源循环使用有利于盘活通信资源,但却给新用户带来了各种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二次号”隐患多,相关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

  今年“十一”期间,北京某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朱辉(化名)购火车票时遇到了麻烦。原因是12306购票平台显示,他的手机号已经被注册过。

  “我是8月份办的这个移动的新卡,买火车票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二次号’。”朱辉说。随后,他联系移动客服,客服让他给12306平台打电话,最后12306平台解除了旧有绑定后重新登录才解决问题。

  朱辉的遭遇并非个例。运营商二次放号,虽然有利于盘活通信资源,但却给新用户带来了各种问题。

  “二次号”带来的麻烦多多

  朱辉的“二次号”带来的麻烦并不止于此。在使用百度账号的时候,朱辉发现这个新手机号还绑定了别的用户。朱辉用了各种办法也没未能把他的号注销。

  “不能注销的原因,说是百度网盘里面有文件,但是我真的是已经把文件都删完了,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弄了一晚上也没能解决。我办的是一张新卡啊,许多账号已经被注册了,让我怎么办?”朱辉无奈地对记者说。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彭先生也有这样的烦恼。彭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新办的手机号频繁收到现金贷平台的催收电话,对方直呼前机主姓名。尽管彭先生多次告知对方手机号的主人已经变更,但隔一段时间后,又会接到类似电话。

  有媒体报道,有不少老赖频繁更换手机号码套取贷款平台的资金。所以,像彭先生这样的“二次号”用户不断被催促还款电话骚扰。

  记者从采访的“二次号”用户和已报道的媒体了解到,在向运营商提出处理诉求后,运营商一般会要求用户自己和相应应用方协商。用户需要与各个应用方挨个对接解绑。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也给异地号码的用户增添了负担。

  对于企业来说,“二次号”问题也令人头疼。由于企业平台无法获取和同步用户的换号信息,“二次号”用户无法正常注册,新旧用户信息的管理保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运营秩序混乱,耗费大量的时间处理账户纠纷问题。

  为何释放“二次号”?

  既然使用“二次号”的新用户可能会产生以上诸多的问题,为何还要实行“二次放号”?通信运营方表示,“二次放号”是为了实现资源循环。

  据业内人士称,根据有关规定,码号资源归国家所有。为了在有限资源内提高手机号码的利用率,一般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 3 个月以上的手机号,或是用户主动注销的手机号,将被运营商回收并再次利用,由此便产生了“二次号”。

  “显然,‘二次放号’可以释放被占用的码号资源。除了用户主动弃用、换号,还包括一些用户因自然死亡后,手机号无人继承的情况,这些号码都会重新启用。”深圳市一家通信公司的技术管理刘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7月,工信部已分配50.13亿个码号资源用于公众移动通信业务。随着新号段的开放,这一数量还在进一步增长。然而,有专家称,实际可供用户使用的号码并没有这么多。按照通信号码使用规则,通常达到理论容量的50%即意味着号码资源利用率接近饱和,需要扩容,这是“二次号”越来越多的原因。

  破解之道在何方?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明对记者表示,虽然码号资源循环使用有利于通信资源有效配置,但消费者作为享受通信服务的主体,享有对其服务的知情权。在用户办理号码入网协议时,运营商应明确告知该号码是否为“二次号”。

  “手机号在这个时代也逐渐像身份证一样,绑定了太多的东西。一个人终生只能用一个手机号,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针对‘二次号’完善服务体系,如全面清除老用户的信息和痕迹,与相关第三方联动解绑各种捆绑账号,还亟待有关方面解决。”刘欢说。

  专家认为,破解“二次号”使用难题固然需要企业和运营商共同携手,但也少不了个人安全意识的提升。有业内人士提醒,用户自身需要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更换手机号后,微信、银行卡、网络支付APP、常用网站、网盘等绑定信息及时删除解绑,以防出现隐私被窥探、银行卡遭盗刷等问题,同时也能规避给后续号码使用者造成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和通信企业已着手建立数据互通平台,协调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间的信息互通和账号管理。但专家认为,要真正解决“二次号”给用户带来的麻烦,仍需要一系列有效制度。(刘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