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红利”不断 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信心

2020-11-16 10:5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李宁

  亿万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是稳增长的“发动机”。“十三五”时期,一项项减税降费政策接连出台,不仅减轻了千千万万企业的负担,更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增添了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减税降费有“精度”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外部环境中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多。对于企业来说,越是风险挑战增多时,越要提高质量和效益,依靠自主创新增加收益、抵御风险。既要前行,更要转型,而减税降费可以有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为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我国不断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十三五”时期,国家多次优化调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2017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并于2018年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享受主体扩大至所有企业。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越来越细化精准的“加计扣除”,树立了鼓励创新的导向。

  除了有针对性地鼓励创新之外,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度”还表现在及时性方面。近日,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成功下线。该模组重量少了近一半,仅比1元硬币宽5毫米,可以广泛用于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公司财务负责人卢育军表示,年初公司一度资金紧张,关键时刻,减税降费帮了大忙。税收成本的降低,坚定了企业推出新产品的信心,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更有助于推进转型升级。

  减税降费有“速度”

  今年以来,在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持续增加。不过,今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加速落地生效,减税降费“真金白银”的红利,不断为外向型企业注入信心和活力,普遍提高了其抵御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

  比如,今年3月份,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联合制发公告,提高1464项产品出口退税率。各地税务部门对照产品清单逐一摸排,定向推送,及时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出口退税当天申报当天到账等政策,为企业进一步抢出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措施的明显提速,帮助外贸企业盘活资金、积蓄发展动能。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服务金额同比增长4.8%,高于全部企业购进金额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16.8%,比二季度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增长态势持续向好。减税降费的红利让企业倍感暖心,不断优化的税收服务则让企业更加省心,很多外向型企业都将减负红利用在了提高管理水平、引进人才等方面,发展信心和活力不断增强。

  减税降费有“力度”

  利好政策和高效服务的双重获得感,同样给小规模纳税人送去实惠。浙江临海市白塔桥饭店经理李胜利表示,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税务部门送来了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和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的“大红包”。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餐饮行业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加快恢复,三季度同比增长10.3%。

  据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介绍,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特别是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拉动全年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为使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年以来,财税部门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确保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快直达资金下达,缓解基层财政压力,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严禁违规征收税费。

  减税降费政策有序有力落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有效纾解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机遇及空间,需要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减免政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减低成本,切实减轻其负担。只有这样,企业在面对风险挑战时才有更大的腾挪空间和转圜余地,才有更多精力进行转型升级。

  用税费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用政府精打细算的“紧日子”,换取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日子”,我们就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记者 臧梦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 八部门集中开展为期半年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记者 应妮)记者5日从中国全国扫黄打非办获悉,即日起,八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并探索实施网络直播分级分类规范,以及网络直播打赏、网络直播带货管理规则,形成激励正能量内容供给的网络主播评价体系。近几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虽...[详细]

    06-06 09:47中国新闻网
  • 山东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

    《公报》显示,我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7年持续改善,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提前达到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三五”约束性指标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能耗方面,2019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29%,规模以上...[详细]

    06-06 09:46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高温黄色预警继续!山东中西部最高35~36℃,去沿海避暑吧!

    预计6月6日白天,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平原、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海南岛中北部等地最高气温35~36℃,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详细]

    06-06 09:45中央气象台
  • 多地确定2020年度公务员省考时间 招录规模扩大

    5日,福建、山东、湖南三省份密集公布了2020年度公务员招录的考试时间。山东、福建省考大幅扩招  观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去年11月举行笔试的2020年度国考,计划招录2.4万人,相比于上年度1.45万余人的招录计划,有较大幅度增加。[详细]

    06-06 09:44中国新闻网
  • 小清河复航工程迎新进展,山东首个“河海直达”项目将带来什么?

    通过查看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地图可知,这条近170公里的内河水运通道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贯穿了我省中部的工业走廊。可以期待,一旦深入我省内陆腹地的内河港与沿海港实现顺畅联通,河海联运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可估量。[详细]

    06-06 09:44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