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湖的传说

2017-12-04 10:5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程灿谟

东风渡槽。

      野草丰茂的姜山大洼,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如同莱西大地上的一条巨型丝带,自上游(莱阳)绵延而来,向着下游(夏格庄)延伸而去,气势夺人。

  从前的姜山大洼地势低陷,水有来路而无去路,每到汛期,上游的水直流而下,于是下游水涝成灾。 在莱西,关于姜山大洼有句民谣:“高粱一杆枪,谷子软叮当,粟子不长穗,豆子泡了汤。”据说,那时当地农民可以将一年 的全部收获,用一张桌子盛满。

  据传,自明朝末年起,姜山大地的仁人志士们就开始捐钱捐物,治理姜山大洼,先后修建了东西、南北两条大堤;光绪年间,又修建了月河;建国初期,县、乡两级组织全县万名劳力在五沽河支流上建立了堤湾水库滞洪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修筑滞洪大坝长达11700米,并在坝中建有溢洪闸。

  改革开放后,外商投资企业大量涌入,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堤湾水库的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现在市、县两级计划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对堤湾水库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实地规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块神圣的宝地将建成具有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居住、生态环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拥有国际化的完备设施、优美的景观的国际一流的生态水上旅游城。

  堤湾一直是姜山大洼的一部分,也是今日姜山湖的中心,位于姜山五村村西约半公里处,面积约有32000平方米。湾中心有一泉眼,水质优良,终年不竭。

  据传,明末,姜山二村村民赵广昊的祖父,懂得一些风水之术。一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赵氏远远观望,只见堤湾上空紫气萦绕,气象不凡。赵氏走向堤湾,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只见堤湾中心的泉眼处,一朵荷花徐徐盛开,光彩夺目。赵氏知是神迹显现,急忙回家,带上工具,到自家祖坟,将祖先的骨灰取来一撮,又找来木排,置于堤湾中,划至中心,轻轻地将骨灰撒于盛开的荷花之中。那盛开的荷花瓣于是缓缓并拢,沉于堤湾深处,再无显现。

  还有一传闻称,天上的青、白两条巨龙因违天规,曾被压在姜山南山脚下。明万历四十五年建造的苍桧宫大庙,就建在这两条巨龙的脊背上。后来青龙逃逸(就是后来传说中的“秃尾巴老李”),久住黑龙江,而白龙则一直被紧紧地压在庙底下。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6年)春的一天中午,天气晴朗,突然,一阵罕见的巨大旋风席卷着沙土,自北向南袭过来,天地一片昏暗。村里人赵广昊在自家门前,隐约看到旋风中心卷着什么,于是他好奇地跟随旋风向南奔跑。跑到原赵氏花园时,他看到旋风中落下一个孩子,走近一看,孩子约有八九岁,十个男孩。他急忙将孩子抱起,见孩子长得眉清目秀,天庭饱满,一脸福相,而且穿戴讲究。也许因为受到惊吓,赵氏问他什么,都只是不言不语。赵广昊当时断定:这孩子定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四下一端详,发现孩子落地之处,正是传说中的宝地龙脊之上。再看孩子,全身上下毫发无伤,定是白龙在呵护和保佑。后来赵广昊终于从孩子口中打听到他的出生地是北京,而且是北京一大户人家的孩子。赵广昊后来专程进京,终于打听到这个孩子的来历:原来这孩子正是万历皇帝的爱子。

  当时,提起赵广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且人人尊崇有加。赵广昊其人品行是:有势不欺人,有钱不为己,有难他帮助,有利让别人。他在世期间,做了大量利惠百姓的好事,关于他的传闻,在《福星赵广昊》一文中,有详尽的记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