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不便男子跳河救落水大妈 曾2次从水中救人
来源:钱江晚报 2015-05-26 10:09:00
做记者这一行,有时候很幸运,因为会遇到不同的陌生人。他们信任我,然后愿意讲述自己的故事。
何慈春就是其中一个。
何慈春不年轻了,40岁,单身,腿脚还不方便。
5月24日中午,何慈春做了一件大事:他跳下河和另一个小伙子一起救了一个人。
那个时候,我去采访的这事,昨天钱江晚报也报道了这个事情。但现场我没有碰到何慈春,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他似乎很了不起:一个大妈说,第一个冲下去救人的那个男人,自己腿脚不灵便的,走路都一瘸一拐的。真不知道他哪来的勇气哦。
另一个目击者说,那个男人似乎就住在杭州中河边,似乎还开了一个杂货店。
昨天一早,我背着采访包和相机,想去中河边找找这个目击者口中“腿脚不灵便的勇敢男人”。
很凑巧,一位姓何的大姐给钱报96068热线打来电话,语气里有自豪也有心疼:“那个救人的中年人,是我的侄子,他身体有残疾,还有糖尿病的。”
他腿脚不便
还有糖尿病
何慈春确实就住中河边,但他没有开杂货店,也不是杭州本地人,事实上他来杭州没多长时间。
何慈春的住所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个宿舍。他是富阳人,身高看上去不到一米七,戴着黑框眼镜,长相普通,也不善言辞。
何慈春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他挽起右腿的裤脚,我看到了他的伤疤:他的右脚肿得异常大,脚背上还有好几条刀疤。这只脚在何慈春20岁时被工地里的机器压碎了,脚掌粉碎性骨折,后来在富阳当地的医院前后做了十几次手术,好歹是把脚接回去了,但从此走路就一瘸一拐的了。
救人那天,何慈春右脚又发痛了,他向单位请了病假回宿舍休养。
大概中午十一点多,何慈春刚刚吃好午饭,骑着电瓶车回宿舍。他的宿舍就在中河中路边上。“骑到宿舍楼下,听到有人在叫喊,我过去一看,不得了,一个大妈掉到河里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儿。”
事发当时周围只有几个老人在,其他人又不会游泳,何慈春真没有多想,就把电动车往路边一放,脱掉衣服,准备跳进中河里救人。
马路距离河边的游步道还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台阶,何慈春那个时候挺恨自己的病腿的。腿脚不好,他只能先一只手撑着路面,一只脚慢慢伸到游步道上,“到游步道上我看到那个落水的大妈已经背朝上了,头在水里已经有两三分钟,如果不赶紧拉她上来就很危险了。”
何慈春跳入水中,使劲把大妈拖住,“这段中河之前刚刚清淤过,水很深,我在河中央根本站不住,而且下面都是河床的淤泥和石块,脚踩上去也很痛,如果当时就我一个人,肯定也是不行的。”还好,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骑着电动车经过,何慈春赶紧喊小伙子帮忙,小伙子也爽快,电动车一停,脱了衣服就往河里跳。两人合力,终于将大妈拉到了岸边。
这不是他
第一次救人
我跟何慈春说,目击的大伯大妈们都夸你呢,说你勇敢。
他有点不自然地笑了。他说,看到像前天那样的场景,很多人都会去救的,好像自己的本能一样,尽管他右腿不方便。
不过,下水救人还是要有点资本的。何慈春有些得意起来。他生长在富春江边,小时候有事没事就会跳到江里游泳,所以水性还算好。
事实上,这不是何慈春第一次救人。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说起曾经救人的事情,何慈春又有点不好意思,像个毛头小伙一样挠了挠头。“第一次是我17岁那年,是在富春江边,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掉到江里,我刚好路过,看到后就跳到江里救人;第二次是六年前在金华永康,我当时做建筑工程,在一条跟中河差不多宽的河边,看到一位父亲拉着刚刚从河里被救起的孩子,我想起以前住院时,自学过一些急救知识,当场就给那位小孩做了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最后小孩被救活了,后来孩子父母还来感谢过我……”
心里舒坦,是何慈春前两次救人之后的感受。
不过说到前天救人的事,何慈春有点小小的心塞:“被我和小伙子救起后,大妈什么也没说,就一个人坐在那里,还想去拿河里那根竹竿,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何慈春满身是泥回到了单位,再回到宿舍才发现,当时跳进河里时钱包没拿出来,一起沉到河里了……
就算是在宾馆食堂打杂
也要认真做好好做
何慈春在杭州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因为腿脚问题,他干不了重活,一个多月前才找到杭州一家星级宾馆的员工食堂上班。“平时也只能打打杂。”
带他的陈师傅却给了徒弟很高的评价。“虽然他才来了一个多月,干的也是些杂活,但能把小事做得非常认真,就比如食堂地面不会有积水,台面也是一干二净,都是他的功劳。”
有空的时候,何慈春会到附近的河坊街去逛一逛。“我比较喜欢看历史纪录片,还有些战争类的电影。我只有初中文化,所以每次看那些电视时,都感觉能学到一些知识,不是说‘学到老,活到老’吗?”
但孤独也是这位中年男人最大的困惑。年过不惑,何慈春依旧没有成家,打开他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无不透露着对于成家的渴望。“以前谈过几个女朋友,不过很多看到我残疾的右脚,尤其是那些刀疤后,感情就会打折扣,后来都分手了……”
何慈春最后对我说,他还是相信爱情的,“希望能在杭州遇到人生的另一半”。 本报记者 吴崇远
责任编辑:刘宇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