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票公司借微信评选活动狂敛财 200元投10000票
来源:新民晚报 2014-12-26 09:37:00
岁末,各大网络票选活动火爆,“年度最佳”“十大XX”等字眼充斥朋友圈。市民张岚(化名)有幸成为一项先进评选的候选人,这本是件高兴事,但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频繁收到‘刷票’的广告短信,‘你的排名靠后,希望你早做决定’。”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越来越多的评比、比赛将微信投票纳入计票范围,一些曾经在网络投票中“恶名昭著”的刷票公司“积极转型”,迅速升级更新自身的技术,让原本公开公正的微信评选方式陷入尴尬。
诉苦:我成“刷票公司”目标
张岚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她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愤怒。“我最近参评了一项评比,这对我的事业来说帮助很大,所以我很希望能获评。”张岚说,“我每天都在找朋友拉票,但因投票设置得较为复杂,有票数限制,又要填写电话号码,所以即便辛苦拉票,效果却并不明显。”前两天,张岚突然收到几条短信,“让我们帮助您成功。”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成为“刷票公司”的“目标”。一方面,她非常痛恨这样的作弊行为,好好的“荣誉”竟变成了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自己虽然不找人刷票,其他候选者如果这样操作,岂不是有损评选的公正?
因“刷票”而烦恼的人不止张岚一个,从事媒体行业的王先生说,他曾接到一通来电,对方告知,他的一篇作品被选中参加外地某高校举办的比赛,他们可以帮助他赢得网络票选。对方还暗示他,“已经有别的入围者付钱了。”“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比赛,听他这么一说,更觉得索然无味。”王先生说。
夸口:只要花钱名次随你挑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刷票”,跳出来不少“防刷票”宝贝。点开链接,这些打着“防刷票”幌子的业务就是代人刷票。一些广告语很吸引眼球,“强大团队实力,祝您获胜”。
记者将一个“十大微信账号评选”的投票发送给一家网店的客服,对方表示,这种不记名投票比较好操作,200元投10000票。记者又发送一个需要关注账号再投票的评选,对方表示,这种需要人工投票,操作繁琐,每票5毛。客服说,“业内”有行规,收费按照票数来算,如果需要身份证,价格就高。此外,还可以“包名次”,起价5000元。
记者又咨询另一家客服,对方表示,刷票分为机器和人工两种,纯人工成本高速度慢,软件则是模拟人工程序,可以控制票数增长速度,不会瞬间暴涨。“完成后截图给你看再付款,不会留下蛛丝马迹。”当记者质疑用户身份是否会被泄露时,所有的网络推广公司都称“安全可靠”。采访中,有“善意”的刷票公司“提醒”记者,“要刷票得趁早”。因为截止时间前,往往是刷票的高峰期,很多网站因此半瘫痪,能刷上的票相对较少。
现状:刷票成行业监管盲区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主办方为网络投票设置门槛,但刷票公司也在技术上不断“革新”。一名客服告诉记者,实名制投票、身份证号码都不是问题。但如果主办方对投票者有严格的设置,如必须注册会员,并进行手机验证,不显示投票数、投票IP也限定时,他们就不太愿意承接这样的活儿了,“嫌烦”。
对此,法律界人士认为,刷票的买卖双方破坏了正常的社会评价体系,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但“刷票公司”涉及多个方面的经营内容,存在监管盲区。对此,不少网友希望,票选活动的主办方能设置更复杂的程序,让刷票公司耗时耗力,以提高刷票者的成本。同时,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投票,有关部门应进行严格监管,通过技术手段甄别票数异常情况并作出处罚。左妍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