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65岁老汉寻16年前债主续:客户感动婉拒退款

来源:荆楚网   作者:叶文波 徐剑桥   2014-07-23 09:06:00

关键词: 客户 老校区 诚信配菜公司 十五助 老汉

  事件回顾:16年前的欠款他想五倍偿还 65岁老汉托媒体寻债主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叶文波 徐剑桥 实习生孟宸 袁思睿 摄影:王永胜

  欠下6名客户800元配餐款,新洲人游家栋16年未敢忘却这笔欠债。昨日,经过本报记者一路帮寻,当年被欠款的一名女客户,在武汉音乐学院成功被找到,对方婉拒了老游递上的退款。

  不过,老游仍坚持要兑现5倍偿还的承诺,最终决定将1300元捐给本报“十五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组。老游表示,找到一个客户开了一个好头,他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轻松了一大截。如果后期其他几名客户能找到,他将继续履行诺言。

  寻找

  配菜箱仍在,老游慨叹那是他16年的人生

  昨日中午,记者驱车赶往新洲阳逻,接老游前往武汉音乐学院,寻找当年的客户。“一边等消息,一边实地寻找,这样效果会更好!放心,我身体好得很,不会中暑!”老游笑呵呵地说道。

  一路上,坐在车上的老游,目光瞅着窗外的风景,变得有些沉默。他紧捏着拳头,似乎变得有点紧张。

  事实上,昨日清晨,记者刚一打开手机,就收到了他发来的微信:“有债主的消息吗?”

  下午3时许,在武昌区解放路武汉音乐学院老校区。车刚停下,老游就大步向前。“不对!走错了,这附近应该有一个篮球场。”老游用食指在空中比划,嘴里不停念叨。

  走到学校家属区11栋3单元时,他停下脚步,双眼打量着楼上。突然,他一把将记者拉过来。“看!四楼楼梯间那个箱子,就是我当年装钉的配菜箱。”老游说,就是那个地方了。

  此刻,老游眼睛湿润,他快步上前。可刚走到二楼,他一把扶住栏杆,脚步越来越慢。眼前的配菜箱,虽然木头已经腐烂,但是上面喷着的黄色油漆,还清晰地写着“诚信配菜公司”。

  老游说,这个配菜箱是他亲手装钉的。“这哪是一个简单的箱子,这就是我16年的人生啊!”老游觉得,那个16年前的客户,应该就在这栋楼。

  致歉

  客户婉拒退款,老游将钱捐给本报“十五助”

  11栋3单元,一共有5层楼,每层左右两间。客户到底住在哪间呢?众人一下子犯了难。

  此时,已是下午4时。记者陪同游家栋挨个敲门,但一直无人应答。好不容易三楼左侧住户开了门,主人家称看到了本报报道,可惜对整栋楼的业主情况并不了解。

  于是,记者陪同游家栋来到居委会求助。经过相关特征比对,住户谢老师与一名客户很是接近。在跟谢老师通话后,她介绍,自己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并未搬到学校住宿。“要不还是从学校入手,让他们再帮帮忙。”游家栋有点急了。

  记者再次返回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始向11栋3单元住户挨个求证。多个电话打下来,最终确定有4名女住户曾是“诚信配菜公司”的客户。不过,其中两位已经去世,且两人年龄特征也与老游欠下配餐费的那位女客户相去甚远。“杨燃,56岁……”4名女住户中,一条客户的信息引起了记者注意,这与游家栋所表述的“客户名字为两个字,16年前约有40岁”的特征高度吻合。记者通过武音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联系上了杨燃。听记者提起诚信配菜公司的名字,她的记忆慢慢清晰起来。

  杨燃此前是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今年才刚刚退休。据她介绍,当时她工作很忙,诚信配菜公司的配菜很新鲜、很干净,量比较多,价格也很实惠,所以下了订单。到1998年,这家公司没有再送菜了,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觉得钱也不多,所以没太在意。

  记者随后将电话交给游家栋。他激动地讲述了原委,两人相约马上见面。“应该是她!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见了面才能确定。”游家栋说。

  在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门口,杨燃和游家栋双手紧握。杨燃说,游师傅公司当年的配菜,质量真是没话说。不过,她对于配菜款一事已记得不太清楚。“钱也不多,过去这么多年了!您确定是我吗?”游家栋的出现,让杨燃难以置信。“确定!就是你。”游家栋说,这么多年过去,人的基本长相、身段是不会大变的。

  游家栋说,当年的260元钱,在他为父奔丧期间起了大作用。他之所以上门致歉还钱,是因为不想再留下愧疚和遗憾。“这钱我坚决不能收!就当我孝敬老人家的吧。”听到老游这么说,杨燃眼圈一下子红了,她一再推辞,坚决不愿意收下5倍赔偿,就连260元钱也不愿意收下。两人一番商议后,游家栋最终决定,将5倍赔偿款共1300元,捐给本报“十五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组,用来资助大学生。

  老游说,如果后期其他几名客户能找到,他将继续履行诺言。“几百块钱,还这么苦苦地找,这个举动应该得到赞赏。”在武音家属区,众多居民听闻老游的举动后,这样说道。

  释怀

  老游还款举动,让当年报纸总编宽心并点赞

  “看了报道,压在我心头十几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昨日,一个特别的电话打到了本报记者手机上。

  打电话的是71岁的原《市场指南报》总编辑朱学诗。

  朱老回忆,1995年底,当时老游的配菜公司刚刚起步。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服务于民的好举措,为此派记者专门到诚信配菜公司,跟着工人一起配菜、送菜,体验其中苦乐。一些读者看到报道后,据此成了该公司的客户。没想到,该公司过了两年就关门了,一些客户很气愤。作为媒体工作者,他也感到愧疚、遗憾。

  朱学诗说,当年他觉得老游很不地道,本来报纸是想帮市民做点好事的,结果配菜公司突然关门,让他感觉失信于读者。这些年,他还时常会想起老游的配菜公司。直到看到昨日本报的报道,才终于解开了心结,明白了当年的原委。为此,他非常希望能与老游见一面。

  昨日下午5时许,经记者牵线,两人如约在本报大院相见。

  老游走下车,早就在此等候的朱学诗迎了上来。两人双手紧握,开怀大笑。“对不起啊!老哥,我给你添麻烦啦。”老游带着歉意说。

  听闻老游已成功找到一位客户,并将客户婉拒的5倍偿还款1300元钱捐给了本报的“十五助”活动后,朱学诗竖起了大拇指。“人啊!终归是要回归良心。挫折不算啥,勇敢站起来就是英雄,老游你的举动不简单啊。”朱学诗说。

  朱学诗最后告诉记者:“无论过去多久,这种欠款还钱的举动,都不会因时间的沉淀失去光芒。作为媒体,去透视这类社会事件,就会传递出无穷的社会正能量。”

  反响

  众多媒体聚焦本报报道

  网友:有勇气认错值得原谅

  昨日,本报《16年前的欠款他想五倍偿还》报道见报后,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聚焦。昨日下午,湖北省、武汉市多家电视台也派记者前往采访。在本报官方微博推介中,报道被近200名网友转载、评论并点赞。

  网友“文文2392792765”表示:毕竟当年有困难,现在多补偿点,客户们应该会谅解的。“流浪的千年一炭”则表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老游最起码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现在又在弥补,我们应该多一点包容心。

  网友“54vision_吴先森”认为,老人有勇气站出来面对和承担当年犯下的错,这就值得尊敬和原谅。换做其他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