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就1根长50米 食客称吃的是面看的是杂技
来源:重庆晚报 2014-06-16 10:07:00
一碗面就1根长50米
■好不容易,食客才找到一根面的头。
■赵明曦甩面,引来路人和食客叫好。
■赵明曦将一根完整的面条螺旋盘在面盆里,准备拉出细长面条。
一碗面
就 根
长 米
老板甩,抛向空中高3米,落入2米外铁锅
食客说,吃的是面,看的是杂技
一碗二两小面,面有多少根?这个问题,或许会难住不少重庆人。
近日,有市民致电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称,南岸区麦德龙超市对面有个“武林高手”,做面时龙飞凤舞,一碗面端上来,只有一根。
昨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来到南岸区麦德龙超市附近,见到了“一根面”面馆师傅赵明曦。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郝瑶 冉文 见习记者 赵方敏 摄影报道
甩面
抛向天空离地3米
“老板,甩二两小面。”昨日早晨8时,阴雨纷飞,食客陈先生踏进面馆。陈先生说,“一根面”两个月前才开,只要是回头客,都习惯叫师傅“甩二两小面”。
32岁的老板赵明曦右手端着一个直径40厘米左右的不锈钢盘,走向一口大铁锅。不锈钢盘里装着宽5毫米左右的面条,一圈又一圈平铺其上,用保鲜膜罩住,面条上有清油,白净而滑润。
放下不锈钢盘,赵明曦在离铁锅约2米远处停下,带上一次性手套,掀开保鲜膜,右手轻轻提起面条一端,左手托住另一端,双手呈放风筝的姿态。而后,右手兰花指微翘拉扯面条,绕左手三圈。突然,赵明曦右臂提起,朝天空抛去,面条在空中划出起起伏伏的波浪,最高点离地面大约两三米。就像运动员手中的彩带,赵明曦手臂一起一落间,5毫米宽的面条在空中挥舞,被拉扯成了2毫米。左右脚也跟着手臂起落跳动,像在跳舞。随后,面条稳稳落入沸腾的大锅灶内,溅起点点水花。
仔细观摩多时,记者也依样画葫芦,带上手套甩面,滑溜溜的面条像泥鳅,最多甩出40厘米,就断了。赵明曦说,当初光练习甩面,就用了3个月时间。
吃面
找到头吃到尾
8时30分,来吃面的食客越来越多,围观老板甩面的路人也越来越多。
“杂技要开始了。”58岁的邻居老江,每天上午都要在这里站上一小会儿,看赵明曦拉面。
甩到大铁锅的面很快被赵明曦用漏勺拉起,迅速放入另一个沸腾的高脚面锅内,两分钟后再度捞起,盛入麻香四溢的佐料碗中,送到食客面前。“二两小面甩60下,三两甩90下。”赵明曦说:“不管好多下,都只有一根。”
“呀,终于找到面的头头了。”李女士自称面馆铁杆粉丝,“找到头,吃到尾,慢慢嚼,比一般小面更有韧劲,味道也清爽。”
重庆晚报记者也分别亲尝了清汤面与红油面,提起筷子轻轻拉扯,面条不断,入口有嚼劲。“无论清汤还是红油,入味都不重口,佐料好像只唱了配角?”记者问。
“嘿!这个就叫看的是杂技,吃的是面本身的味道,考的就是老板的手艺。”邻居老江热心道:“面本身的麦香味有,面粉的弹力也有,爽。”
一根面,吃法有不同。赵明曦说,据他观察,性格斯文时间不赶的食客会找到头,吸起吃;赶时间的上班族大口吃;过生日的人吃,加两个蛋,寓意活100岁;情侣吃,从两端分别入口,寓意长长久久。
拉面
二两一根50米
一根面有多长?一位路过的小伙子决定买碗试试。面条端上来后,他用筷子夹起往上提,“不行,我身高不够。”这位1.7米左右的小伙子干脆站在了板凳上。“估计有2米多高了,面条还剩一大碗。一根到底有好长哦?”小伙子不禁问。
“二两的一根面,拉得宽一点有50米,拉得细一点有60多米。”赵明曦解释。
搓面
反复揉搓8小时
一碗面虽只有一根,赵明曦前后要花上十几个小时准备,面条能在空中飞舞的奥秘,全在搓揉。
赵明曦介绍,每天大概准备三、四十斤小麦面粉,下午两点左右面就卖完。卖完后,又开始准备第二天需要的面条。“在15摄氏度的厨房内,用60度温水和面一小时,顺时针揉面半小时,再用湿布盖住面团半小时。搓揉力道很重要,不轻不重拿捏得当。如此往复8次,大概揉搓8小时,面团基本做好。然后搓条,胳膊粗的粗条直搓到手指头粗细。最后用机器打出5毫米左右宽的面条来。”赵明曦顿一顿说:“机器打出面条后,再一圈圈盘在不锈钢盘上,盖上湿布。过上4个小时,第二天早上7点就能拉面下锅。”
赵明曦说,只要偷一点懒,面条的弹力就达不到要求。“我最长能甩300米。”赵明曦笑道,“面粉配方也相当重要,这就属于机密了。不过我可以保证,绝对不含有添加剂。”
学面
1年学艺2年出师
这身做面功夫练了多久?赵明曦说,2011年前,他一直在成都开货车,一次与表哥在四川黄龙溪古镇看到了一根面的制作。“我从小喜欢吃面,看到这门手艺惊呆了,就想去学。”赵明曦说,“师父一开始拒绝。我不灰心,半年里每天去,最后师父终于答应了收我和表哥为徒。”
“‘一根面’是我家族牌子,源于宋朝,传到我是第五十代传人了,从和面到下锅要十几道工序。”赵明曦的师父刘建国39岁,他说,“当初不收徒弟,是怕有人学了后只为赚钱,做面时掺杂一些化学添加剂。但他俩半年每天上门拜访,被他俩诚意打动了。”
“在师父那里学了一年,他每天只说这几句话:再搓,再揉,再甩。”赵明曦的表哥李建洪说。
尽管学了一年就出师,赵明曦说,练了两年,他才真正得到师父的肯定。“2013年,师父看到我的做面手艺,终于说了句你已经出师了,这是师父对我第一次肯定,好高兴。”赵明曦笑道。
“有些吃过他一根面的顾客,到黄龙溪来吃我的一根面,批评我的面没有他的做得好。”师父刘建国说:“这个我信,答应让他学,就是看中他人品好、老实。他学的时候也肯吃苦、爱研究,对得起我‘一根面’招牌。”
一“面”之缘
“一根面味道好,寓意也美好。”因为面,赵明曦遇到了他现在的女朋友。
去年上半年,出师后的赵明曦,到重庆长寿古镇开了“一根面”面馆。
去年农历八月十五,26岁的重庆女孩甜甜(化名)正巧从主城调回长寿工作。“当天晚上,六点到长寿,七点在古镇吃面。”甜甜说,“第一感觉,这一根面太实在了。那天店里没多少人,我们随便聊起来,还互相留了电话。后来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人就像他面一样,实在。”
甜甜说:“我们交往大半年了,有时会埋怨他太老实,一点都不浪漫,像块木头。不过,正是他的木头性格,才让他做出的面条和人品一样实在。”
“我最大的梦想,是把一根面在重庆好好做下去。”两个月前,赵明曦把店面搬来了主城南岸区。他说,下个月,他想把面店开到沙坪坝磁器口古镇去,让一根面也成为重庆旅游的新亮点。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