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郑州城郊30米深沟成垃圾场 居民睡觉都得戴口罩

来源:大河网   作者:付雨涵   2014-04-09 10:47:00

关键词: 垃圾 垃圾场 深沟 戴口罩 垃圾中转站

  30米深沟5年后成垃圾场 居民有时晚上睡觉都得戴口罩

  【可不可以别往沟里倒垃圾?】打开窗户,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在郑州市常庄社区居民宋先生看来,却异常奢侈。他家住在垃圾沟边,每天都能闻到焚烧垃圾的刺鼻味儿,透过玻璃窗,各种垃圾刺痛了他的眼:“我的要求并不高,可不可以别往沟里倒垃圾?”

  4月8日上午,郑州市常庄社区居民宋先生,站在垃圾填埋成的空地上,迎着烟熏味儿,止不住泪流满面。5年前,这里还是深30米的沟,5年后,这里已经被生活垃圾填成了一个约300平方米的“小广场”。因当地没有垃圾出口,原本的深沟就变成了垃圾场,还定期进行焚烧。“一年365天,天天呛得不能开窗。”宋先生无奈道。

  【现场】

  村子里30米深沟成垃圾场

  4月8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沿着郑州市中原西路走到富民路上,从常庄水库北沿儿朝府君庙村看,越过贾鲁河,依稀能看到绿树环绕中青烟升起,那不是炊烟,而是焚烧垃圾的烟雾。

  据当地居民介绍,府君庙村是常庄社区的一部分,村子东边有一条30米的深沟,沟下是花草树木,现在已成了天然的垃圾堆积地。常庄没有垃圾出口,保洁员将各家各户的垃圾收走后,就顺势倒进沟里。“持续很多年了,但近年问题更加凸显。”居民宋先生说。

  塑料袋、纸箱、破皮鞋……在现场,记者看到,烟从一片垃圾堆中腾起,看不出火点,只冒烟。据附近居民说,不知道谁点的火,但已经烧两天了,“烧一次,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冒烟。”宋先生说,这种情况至少3年了,天天如此,水浇不透垃圾,烟就灭不了,白天有风时还能吹散,没了风,晚上睡觉都得戴口罩。

  “呛得不能开窗,每天围着风向转。”居民李女士抱怨道,家里3岁的孩子,几乎俩月去一次医院,每回都是上呼吸道感染。

  【心声】

  请让他们能开个窗

  上午11点20分,附近学校放学了,烟雾腾升的空地里,5个小孩子在疯跑、玩闹。

  “你看这块儿空地,光溜溜的,下面‘料’多着呢。”宋先生所谓的“料”就是指“垃圾”,“5年填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广场’。”宋先生苦笑,照目前的速度,不停倒垃圾的话,10年后,或许能逼近贾鲁河岸了。

  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烟气危害健康,让宋先生很担心,但他更担心垃圾填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沟前方是贾鲁河,旁边高坝是郑州市常庄水库,常庄北边三四百米是南水北调河道。”

  连续3年,宋先生都在关注阴雨和大暴雨天气沟底水流的走向,“雨水混着垃圾灰和垃圾,一直流到沟里。”宋先生很心痛,“建个垃圾中转站就这么难?让我们开个窗就这么难?”

  【回应】

  常村垃圾中转站将投入使用

  据常庄村委会主管村容卫生的负责人李振三介绍,常庄本村有5000人左右,外来租房户就有3万多人。西环外的垃圾中转站数量少,服务量大。

  如此庞大的居住人数,地理位置如此重要,不能设个垃圾中转站吗?

  据郑州市中原区市政局二级机构中原区垃圾清运公司副经理张春喜介绍,位于防汛路富民路西侧的常村垃圾中转站,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将竣工,调试正常后便可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最低在50吨左右,覆盖周边一平方公里,目前主要服务常庄社区。”张春喜介绍,此举也是为城乡接合部的市容卫生着想,“西环外目前有6座开放的垃圾中转站,未来还会继续增加。”(东方今报 记者 付雨涵/文  首席记者 张晓冬/图)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李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