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 青岛新闻头条

青岛排爆民警生活揭秘 排爆先学如何造炸弹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3-11-19 07:28:00

关键词: 青岛;排爆;民警;揭秘;炸弹

  原标题:青岛排爆民警生活揭秘 排爆先学如何造炸弹 

  

  

  爱看TVB剧的人,对香港警察“飞虎队”、“霸王花”这些称谓肯定不会陌生。每每在剧情关键时刻,我们总能在电视里看到特警队员的身影。而在岛城,也有这样一支“钢筋铁骨”的队伍。不同于交警、110巡警、社区民警,特警总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在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处置突发性事件、重大安保活动等各项任务中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被誉为行走在刀尖上的队伍。近日,在市公安局组织的警营开放

  活动上,记者“零距离”探秘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奥斯卡金像奖动作大片《拆弹部队》把拆弹专家精湛的技能和传奇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而在岛城,也有这样一支专业化排爆队伍,他们时刻准备冲锋到排爆第一线,每次出警都要游走于生死一线间,负责全市可疑爆炸物的排除工作;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一次次超越恐惧和死亡。日前,记者走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四大队,听排爆队员们讲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故事。

  想排爆先学如何造炸弹

  “这是不能有失误、只有一次机会、永远无法改正错误的职业!”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四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宗成琳说,他当年刚进入排爆大队时,老民警反复强调的这句话让他终身难忘。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与危险性,平时做功课必须认真,若学艺不精,上战场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宗成琳告诉记者,这是真正的命悬一线,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为了磨练技术、克服本能的恐惧,排爆特警每天必须进行极为枯燥的训练。

  排爆队员要学习排爆,先要学会如何制爆、拆爆。从最简单的做起、也从最简单的拆起。为了让队员们适应爆炸物的声音与光,自制的爆炸物需要有声响,能发烟即可。在排爆队员眼中,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台灯只要带电的都可以做成炸弹,而那些不带电的,如茶叶筒、液体饮料现在也能做成炸弹。

  “突袭”练就“大心脏”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制爆炸物的引爆方式越来越先进,一件不起眼的东西,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而且,一些传统的排爆方法,正面临着新科技的挑战。”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郭青说,对于定时炸弹来说,过去排爆队员一般会从时间上来判断它是否会引爆。比如说,距炸药被发现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那么排爆队员可以肯定它不会爆炸,因为钟表定时最长也就24小时。“但现在就不行了,使用电子计时系统,定时一年后引爆都行。”郭青说。

  怎么打破队员们的传统观念,来一场 “头脑风暴”?排爆大队采取了一对一对抗的方式来训练队员。由于长期接触爆炸物,队员们不仅是拆弹专家,同时也会自制爆炸物。于是,排爆大队定期组织对抗赛,队员们两人为一组,一个制炸弹,一个拆炸弹。故意互相“刁难”对方,他们各自制作复杂的爆炸装置,但不装填火药,让队友来拆解或排除。

  另一种训练就像是“突袭”。 “每次接到任务,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这项工作需要队员们胆大心细,并且有过硬的排爆技术,所有的排爆队员必须要有大心脏,在关键时刻能沉着冷静。”郭青表示,为此,警队会有专人负责制造现场,而他们接通知时与其他任务完全一样,没有人会告诉他们这是演练,通过这种方式,训练真实排爆任务时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

  装备先进

  顶级防爆服重达30公斤

  《拆弹部队》中,美国大兵穿着防爆服、派出排爆机器人对路边炸弹进行拆除。“电影中美军用的是加拿大产的EOD9型防爆服,和我们目前配备的装备是同一型号。”郭青说。

  在位于市北区河马石的特警支队训练场地,排爆特警向记者演示了一整套的排爆流程。排爆手李勇在队友的帮助下套上厚厚的防爆服,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武装着。“这是全球最先进的EOD9型防爆服,全部由凯夫拉纤维打造,胸前、背后是加强纤维,坚硬无比。一身服装重30公斤,具有防爆、防炸、防弹功能,对爆炸产生的伤害及释放的有毒气体均可防护。”李勇说,它能抗每秒730米的弹头冲击,还可以防止碎片伤害,防止灼伤。但爆炸造成的冲击波是无法防止的,也就是说,穿上防爆服,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如果近距离爆炸,即使穿上它,也会危及性命。“这套世界顶级的防爆服,虽然已在照明、降温、通信方面做得极人性化,但在高度紧张的排爆现场,只要穿上它十几分钟,就会浑身落汗。”李勇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身穿厚重防爆服的排爆手近距离抵近藏在车底的可疑爆炸物,观察爆炸物及其周边情况,通过内置通话设备向后方指挥介绍情况。

  远距离遥控机器人排爆

  随后,在排爆队员操控下,移动灵活的排爆小机器人缓缓接近车底,伸出机械抓取臂,准确地夹起藏在车底的可疑爆炸物,并将其转移至排爆中型机器人,再由中型机器人将爆炸物转移至排爆罐车。“小机器人和中型机器人各有各的优势,中型机器人轮胎和履带相结合的运动方式让它可以站立、爬楼梯,能将机械臂伸出4米远,还可以拐弯。抓取85公斤以下的可疑爆炸物不在话下,还能爬45度的斜坡及楼梯,安装在前端的水炮枪能在30厘米的距离射穿0.5毫米钢板,最快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销毁一个爆炸物;而小型机器人行动灵活,可以深入到狭小空间作业。两台排爆机器人可以互相配合使用,应付大多数的排爆工作。”操控机器人的特警王国战向记者介绍,两个排爆机器人全身覆盖防爆钢,都装有可保证全天候工作的红外夜视系统,5部摄像机可多角度对现场进行监控。

初审编辑:徐丽丽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