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孙红光:入伍22年分解拼装飞机达20多架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7-07-28 08:52:00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通讯员 冯志 任剑翔(署名除外)
在温度高达40℃的飞机座舱里,一个人影忙上忙下,检查线路、通电检查、维修故障,全然不顾高温的炙烤。他叫孙红光,二级军士长,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机务保障队副队长,一名天天跟飞机打交道的“兵王”。当兵入伍22年来,经他之手分解、拼装的飞机,多达20多架。11种机型7个机务专业,他样样精通,飞机上数万个零部件,哪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逃不过孙红光的眼睛。虽然维护的飞机不能翱翔海天,但孙红光从未有一丝马虎和侥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航空装备维修“大拿”。
孙红光正在维修飞机。
有时鞋底都被烫软
7月27日,在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的装备训练中心,停放着多架飞机。近年来,随着海军部队新装备建设和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校区从战斗部队接收20多架退役飞机投入外场实践教学。每天上午8时至晚上9时,这里都有上百名学员分批前来上实践课。他们学习的是飞机维修与保养,未来将在舰艇或机场上,精心维护待飞的战鹰。而孙红光所在的机务保障队所做的工作,就是为这些“海空擎鹰人”学习专业知识做机务保障——去接收飞机,并对它们进行维修保养。
26日,校区学员们陆续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外场实践教学课。27日,孙红光与战友们抓紧对飞机进行检修保养。当天下午2时,青岛天气闷热,桑拿天蒸得人走一会儿路就满头大汗。但当记者登上其中一架运八飞机,才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蒸笼”。机舱里面完全不透风,高温憋闷,只待一会儿就让人汗流浃背,感觉喘不上气来。而此时,孙红光正在里面对这架飞机进行检修。他黝黑的脸庞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滴落。“今天这个天儿还不错,对我们来说算是舒服的天。”孙红光笑着说,前几天烈日炙烤,他在40℃以上的飞机里待上一会儿,就洒下一地汗水,衣服就跟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维修飞机有时候会在机身上作业,飞机表面被炙烤得烫手,孙红光他们的鞋底很快就被烫成了软软的。
而到了冬天,一架架飞机就像一个个冰窖。天特别冷的时候,孙红光他们的手一放在飞机表面上,手就冻麻了。
孙红光。(本人提供)
分解拼装飞机达20多架
但这些对孙红光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每一架飞机都像是孙红光的孩子,他精心呵护着它们的每一个部件,容不得有任何故障存在。因为这里的几乎每一架飞机,都经过孙红光之手拆解、拼装。
1995年,19岁的孙红光参军入伍。一来到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他先后当过仓库保管员、航空特设员、机械员、炊事班长等,是一名全能士官。2000年开始,孙红光参加了飞机的接收和分解、拼装工作。当时,单位里谁也没有接装过飞机,一下子让大家犯了愁。校区考虑到这是第一次接装飞机,机务队没有经验,想安排给其他单位。孙红光听说这一消息后,找到领导主动请缨,“第一次不接,第二次接不接?难道我们要一直依靠别人吗?”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为了彻底弄清有数万个零部件的飞机,孙红光与战友们刻苦自学了机械专业的飞机构造和发动机等专业知识,终于将第一架飞机成功拆解后安全运回,并拼接成功,保障了教学工作,拼接飞机的质量受到飞机制造厂师傅的交口称赞。
记者看到,飞机的一只机翼上,就排列着密密麻麻的上千个螺丝。“有一个螺丝没拆下来,都无法拆下油箱盖板。”孙红光说,机翼空间很窄,他需要侧身拆解,一待就两三个小时。每架飞机上万个零部件需要分门别类统计好,稍有闪失就会出错。通常一架飞机,孙红光在内的15名机务人员,用一个周的时间加班加点,才拆解完成。有一次,为了拼装一架飞机,孙红光和战友们硬是徒步跟车,从胶州机场把飞机运回了学校。走了140公里,从下午1点半走到了晚上12点。如今,经他之手分解、拼装的飞机,多达20多架。
飞机虽不上天却从不马虎
虽然维护的飞机不能翱翔海天,但孙红光从未有一丝马虎和侥幸,不但从不出错,而且熟练排除了多型飞机的故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航空装备维修“大拿”。
有一年冬天,孙红光对飞机进行保养,他趴在冰窖般的进气道内检查发动机。当转动压缩器叶片时,隐约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孙红光认为有隐患,他在进气道爬进爬出,一项项仔细检查,可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天气很冷,他身体很快冻僵了,他绕着飞机跑了几圈,暖了暖身子,又钻进另一架飞机的进气道,比较着发动机转动的声音。最终确定声音是整流板镀络层脱皮与导流叶片轻微摩擦引起的,才松了一口气。有些人很不理解,保养的飞机只是学员用来实习的,这不是小题大做吗?但孙红光不这么认为,“内场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石,任何疏忽都可能留下致命隐患。”
壮心不与岁月老。虽然早已是专业领域响当当的技术大拿,但在官兵眼里,孙红光从来不闲着,学习、工作的劲头一点不输给年轻人。经过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他先后掌握了轰六、歼六、歼七、歼八等7个型号飞机所有专业的维修知识。
■链接 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园落崂山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日前由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孙家下庄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合开发的崂山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在巨峰创业大厦9楼会议室举行签约。这标志着崂山区区属国有平台公司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据悉,该产业园将围绕军民融合,定位智能制造、智慧产业,打造崂山区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园,为崂山新旧动能转换和实现产业布局整体规划发挥作用。该项目位于崂山区株洲路南、规划B线东。
青岛巨峰科创董事长董天涛表示,这一合作模式和路径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希望为其他社区起个带头示范作用,为崂山区打造青岛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创建国内一流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