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你那么孤独不如与"爱享读"为伍

来源:   作者:   2017-04-21 08:40:00

关键词: 朗读;力量;读书

  读书的人在阅读旅程中探索世界,寻找爱,平息恨,记得一些人,并被一些人记得。阅读的时光,世界就像是自己的,但是自己就像在无尽的时空猎奇。

  王小波说:“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要有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读书,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听到自己内心的回响,在喧哗人世中,在五味杂陈中保持着自然而优雅的状态。

  读书的人在阅读旅程中探索世界,寻找爱,平息恨,记得一些人,并被一些人记得。阅读的时光,世界就像是自己的,但是自己就像在无尽的时空猎奇。

  救赎灵魂的力量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倍感孤独,或者说生来孤独。但有了社会,这个世界上便没有一个人是孤岛。

  作家李欣频说:读书曾经救过我的命。?少年的李欣频很不快乐,跷课、逃学,是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学生。就在几乎放弃生命的时候,她躲进图书馆,在那里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有一天读到赫曼赫塞的《车轮下》,书中说主人公汉斯摆出一种战斗的姿势,站在少年的立场,强烈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李欣频看到了自己。?通过读书她内心的暴风雨慢慢平息,读书使她得到疗愈与重生。

  诚如茨威格所说:“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是看得懂你的悲伤,也不一定辩识得出那些不安和疏离,灵魂何等赤诚洁白。这时,你阅读的文字会唱起歌来,会像掠过夏天的飞鸟,扇动起有力的翅膀,扫向彼此的不毛之地。

  门槛最低的优雅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近日,世界小姐张梓琳在节目中对董卿说, “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

  “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一些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看起来美丽的女人。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时髦,而是内在修养,通过修养打造一个货真价实的自我,通过读书培养一种区别于他人的品位。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加·泽文的《岛上书店》说: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读书为的就是为了避开我不想遇到的人,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女人。

  读书带你回家 

  在第三期《朗读者》节目中,作家麦家朗读《给儿子的信》中说:如果你想家,就读本书吧,读书就是回家,让书带你回家。麦家说出了热爱读书的人的心声,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陪伴。它们将智慧如同耳语般无孔不入地渗入生命的每一个罅隙,使我们像颗灌浆的种子一样丰盈饱满。

  书本是一种很奇妙的载体,不去翻阅它时,它是安静的,但是当你打开它,它却是活的,立刻和你对话起来。它们总是善于把人初次到访的感想一一勾起,就算已时隔久远,依旧没有时空距离的换回,如同又亲临了一次。读书所获取到的知识并没有为你直接制造出财富,但却教会了你在容易和困难、前进和后退、诱惑与内心、理智与冲动之间如何做取舍;教会了你金钱可以干些什么,还可以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教会了你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要的。

  回家的路万万千千,而读书是让精神最能得到满足的一条。当人生的种种遇见与那些文字,完美地碰撞,再被有故事的人有声地朗读,更加触动人心。当“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倾诉”,那份温暖触动人心。

  从朗读到默读 

  如今有不少人喜欢在地铁上手捧Kindle或专注于手机阅读,每个人沉浸于与文字的直接交流,这种自我默读高效、自由,却也孤独。

  要知道,默读作为一种读书方式,历史并不太长。在中世纪的欧洲,阅读主要以朗读的形式出现,比如在大厅或者花园朗诵传奇故事,或者在教堂诵读《圣经》。对《圣经》的理解和消化不仅需要用眼,还要以朗读的方式来达到充分的理解。

  中国古代亦有朗读的传统。原因有三:一是书籍造价昂贵,拥有书本的人以朗读的方式与他人分享知识,具有口述社会的特点;二是识字率低,普通人难以自行阅读书籍;三是古代书籍没有现代的标点系统,读书之人需要“明句读”、“明其义”,阅读时为求顺畅的语气和正确的断句,不得不大声念出来,解析文本隐含的特征,让意义“随声而生”。

  鲁迅在《呐喊》的“白光”一文就提到: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

  我们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全班一起朗读的情景,或老师点名学生朗读课文片段。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书面文字和语音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流利性,养成以意群为单位的阅读习惯。

  美国教育部曾研究调查了1000多名美国小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他们的朗读成绩和阅读理解成绩做了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朗读相对流利准确的学生,阅读理解成绩也更高,二者紧密相关。除此之外,朗读还能尽早发现有阅读障碍的学生。

  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方式。很多人都觉得朗读只属于一小部分人,其实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就是在读我们自己,把世界读给大家听。就像学者朱熹所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