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西海岸新区健全"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公益助老大食堂获赞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周晋华   2017-03-03 09:26:00

关键词: 新区;三级;养老机构;老年人高血压;科学发展观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周晋华 通讯员 韩丽 管玲 庄蕾 实习生韩清科

  养老工作是一项顺民意、暖民心的大工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尊老敬老,不仅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文明展现,更是一个地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目标所在。记者近日从西海岸新区获悉,新区民政部门在养老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方面做出新成就,不断完善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受到各方称道。

  近年来,新区不断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开展了居家养老、临终关怀、医疗康复、用品配送与维修等吃、养、医在内的全方位、个性化一站式优质服务,打造具有西海岸特色的老年人养老服务新模式。据悉,目前新区共有养老机构15家,日间照料中心184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120人。2016年,全区发放养老服务经费3455万元,探索建成了3处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黄岛区社会福利中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保障老人生活。

  探访

  政府购买服务,居家养老温情满满

  今年64岁的王纬春是西海岸新区珠海路街道的居民,是一位肢体二级残疾、“半失能”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的生活也到了需要人来照料的阶段。3月1日,记者在他居住的小区内见到了这位老人。此时王兆江正在为他准备午饭。“每天至少会在这里待一个半小时,给老人打扫卫生、做饭,陪他说说话。”王兆江告诉记者,自己是老人的“服务员”,从小就认识的两人虽然非亲非故,但是在老人居住的房子里,邻里温情带上了更多家的温暖。据了解,两人这样长期的结对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

  “珠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年龄45周岁以下、尊老爱老、作风正派、具有家政服务经验的人员中招聘43名服务员,服务于78名失能或半失能三无老人。经专业机构培训,持证上岗,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方面,每天为失能老年人每天服务2小时、半失能老年人服务1.5小时。老人和服务员可以双向选择,岗中定期举办学习和交流评比,评出我们的服务之星,促使她们带着爱心上岗,带着感情上岗,争做让老人满意的服务员。”该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长江中路社区公益“助老大食堂”为60岁以上老人解决了“吃饭难”问题。

  助老大食堂,探索基层养老新途径

  2月10日中午,家住唐岛湾F小区的张正宣老人,在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长江中路社区体验了公益“助老大食堂”的伙食:“这里的饭菜口味清淡、价格公道,很适合我们老年人食用。”该食堂是新区今年两个公益试点之一,按照“政府引导、社区承接、社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模式,突出公益性,为60岁以上老年居民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也成为新区进一步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

  据悉,长江中路社区助老大食堂运行以来,每天吸引70多位老年人前来品尝,“我们上了年纪买菜、做饭都不方便,而且在饭菜的口味上,也与年轻人不同,”张正宣老人说:“所以在去年社区调查老年人需求时,我们进行了反映。现在食堂的伙食不错,我打算今后午餐就在这里解决了。”

  据了解,长江中路社区的这个“助老大食堂”的饭菜由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提供。该中心是专业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在为老年人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有专业的营养师配餐,可以保证菜品营养均衡,”该福利中心副院长张彦琼说:“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较多的现实,以及老人饮食特点,在菜品的口味上,注重清淡、软烂、营养全面。”而对少部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老人,可提供全免费服务。对于外出不便的老年人,还可以送餐入户。

  集中供养,“五保老人”住公共养老机构

  “住进来以后,生活上各方面得到的照料都很好。每天三顿饭吃得好不说,还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定期还有包子、水饺。平常没事的时候,我们老伙计们就一起到活动中心看看电视、电影,拉呱、喝茶,还能一起锻炼身体。”说起自己搬进黄岛区社会福利中心以后的生活,今年74岁的“五保老人”王大爷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冬天,和原来在我们镇上的养老院的时候比,条件好了很多,屋里热乎乎的,也方便了很多。”王大爷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和王大爷有着相同感受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些改变得益于西海岸新区自2014年开始推行的“五保老人”住进公立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的福利措施。“政府财政拨款,保障住进来的‘五保老人’享受吃穿住医葬等全方位的福利保障。”区老龄办副主任王洪林介绍。中心一二期共规划建设1460张床位,有能力实现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全覆盖。

  探索

  养老服务新突破,建“医养结合”运行机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西海岸新区,养老服务业业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作为新生事物,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那么新区民政部门将会进行怎样的探索实践,打造养老服务的新区特色?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养老工作是一项顺民意、暖民心的大工程,发展养老事业,涉及多个单位部门配合合作,在新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正是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承担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成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区在医养结合建设等方面也有其特色和探索。据悉,2017年民政部门将根据当地养老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上级业务部门要求,继续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新区将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建立“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请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开办老年病床,为老年人提供上门专护服务。并提高养老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据悉,为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2017年计划在全区出台《黄岛区社区助老大食堂实施意见》。使这一为民实事惠及更多老年居民。根据青岛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结合新区实际和先进地区经验,计划出台新区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方案。同时,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经费、社区日间照料、养老机构运营补助、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审核、上报青岛市局孤儿和“三无”老人等材料。并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督查部门做好养老服务资金专项检查工作,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亮点

  发放经费3455万元,致力养老服务

  记者从西海岸新区民政局获悉,2016年依法依规共发放养老服务经费3455万元。福利办全体人员重点围绕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目标,不断提升业务服务水平。完成青岛市科学发展观考核400张床位考核任务,目前取得消防验收的有753张,超额完成青岛市政府考核任务;完成2016年青岛市办实事,探索建成3处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有效满足新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成功改制安康、怡康敬老院运营模式……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中,新区福利保障工作在服务水平上亮点颇多。

  据悉,新区注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民政局创新提出建立健全三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服务。做到监督检查常规化,坚持定期回访制度,不断加强监督,通过不定期抽查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质量、档案建立、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发现弄虚作假骗取资金的,立即停发并追回骗取的资金,同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对于新增的服务对象由区民政局统一制作服务告知牌,告知牌的内容包括服务人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监督电话,告知牌放在服务对象家中醒目处,以便于严格监督。今年新增服务对象86人。据青岛市局民意调查反映,居家养老工作已成为新区子女放心、老人满意、社会认可的养老服务形式。目前,新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共有1120人,今年共发放服务经费1036万元。

  同时,强化规范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强化督导举措。组织科室人员对区184处日间照料进行了暗访督查。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日间照料下发了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运营管理办法》规定扣发当年度30%运营经费。今年共查处29处日间照料中心,注销14处。

  值得注意的是,西海岸新区在服务政策方面做出新突破。无证经营养老机构已成为各地养老工作治理的难点,为规范新区的养老服务市场,率先出台《黄岛区打击无证经营社会养老机构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及从严查处原则,依照法定程序,对违法经营养老机构进行清理取缔,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西海岸新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青岛范围,率先提出贯彻养老服务发展举措向发展事业和产业同时并重,首次制定区级养老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并为明年的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做好铺垫。据了解,新区做好2016年青岛市办实事:探索建成3处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此项工作突破了养老机构之前的30张以上床位的建设要求。据此,目前3处实事已全部建成。

  吃好喝好,还能健身

  

  黄岛区社会福利中心内,老人的娱乐活动不少。

  

  老人在黄岛区社会福利中心用餐。

  

  老年人在健身。

  

  享受贴心的服务。(资料照片)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