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最后一位制秤手艺人"坚守祖传手艺不放弃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11-11 14:18:00
孙连勇和他手工制作的杆秤。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春燕
随着电子秤、弹簧秤等计量工具的广泛应用,曾经红火一时的手工杆秤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即墨市金口镇,仍然有这样一位手工制秤人,他默默坚守着祖辈流传下来的老手艺,30年间做了4万余杆秤,他就是46岁的老手艺人孙连勇,在当地也被称为“最后一位制秤手艺人”。
一支杆秤至少40多道工序
“刮杆、量尺寸打孔、不锈钢包头、安装秤刀、校秤、画斤两标线、钻星眼……”这是最基本的步骤,细算的话,至少需要40多道工序。11月9日,记者在即墨市金口镇庙东一村见到了在当地被称为“最后一位制秤手艺人”的孙连勇。
孙连勇的工作间非常狭窄阴暗,大约只有4平方米大小,里面摆满了制作杆秤的各种材料,站在屋里,记者几乎没有落脚之地。“杆秤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口传下来的,它是一个高精准的细致慢活,要求斤斤计较,不差毫厘。”坐在记者面前的孙连勇快言快语,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他和记者聊起了杆秤手艺和遇到过的酸甜苦辣。
“做一支杆秤至少需要40余道工序,大概2个小时的时间。”孙连勇告诉记者,制作杆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秤刀安装,它保证了杆秤的灵敏度和平衡度。还有就是校秤,一支杆秤的准确度主要靠校秤这个步骤,如果稍微有一点偏差,这支杆秤也就报废了。
制秤老手艺已经传了160年
记者了解到,秤杆的选材也很讲究,主要是用黄桐草木头,这种木头质地坚硬细腻,不裂缝不变形,做好以后也不容易掉色掉星。“手工杆秤和机器制作的杆秤相比,虽然麻烦和精细,但是工艺绝对是最讲究的。”孙连勇说道,最红火的时候他一年可以做2000支杆秤,收入也很可观,而因为成本和销路等原因,现在一年只能做600支。孙连勇告诉记者,他曾估算了一下,干这门老手艺整整30年,差不多做了4万多支杆秤。
“这个老手艺可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到我这是第5代,已经传了160年了。”说到这,46岁的孙连勇脸上充满了自豪感,16岁开始跟父亲学做杆秤,30年间,他也经历了杆秤从最初的兴旺到如今的没落。“当时都是家庭小作坊,因为杆秤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所以一般都是自己家人在干。”孙连勇回忆说,从他记事起,爷爷和二爷爷就带着他父亲在家做杆秤,后来父亲又把手艺传给了自己家4位堂兄弟和孙连勇哥俩,目前只有孙连勇一直坚持干到现在。
即墨曾有100多杆秤制作人
据悉,在上世纪80年代杆秤最红火的时候,整个即墨市曾经有29家在做杆秤,人数有100多人。而到了2010年,随着电子秤和弹簧秤的兴起,杆秤逐渐退出市场,很多杆秤手艺人也纷纷转行。
“挺辛苦的,常年低头做杆秤,不仅得了肩周炎,颈椎也有问题。”孙连勇脸上露出一丝遗憾,他说现在主要去周边农村集市上卖杆秤,销路很不好,年轻人不会用,只有一些老年人买,而且一只杆秤在集市上只能卖40多块钱,去掉成本、人工等费用也就挣20多块钱。“现在一年的收入也就能有15000块钱左右,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孙连勇的语气里充满了坚定,曾经生活的压力也让他有放弃的念头,但是内心又有一份不舍,那是5代人传承下来的老手艺,无论将来如何困难,我都会把这门老手艺坚守下去。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