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发展,并提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农民的收入至少应当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力争超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鉴于此,即墨市坚持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统筹研究“农内”“农外”增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机统一。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2元、增长8.1%,预计今年将达到18700元。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鼓励合作经营、引入工商资本、强化科技支撑,多措并举改进农民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加快转变。
一是引导农民抱团发展。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在资金、技术、销售、品牌等方面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累计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1449家、家庭农场4094家,涌现出“金口芹菜”“白庙芋头”等知名农业品牌180余个,带动近5万户农民抱团发展。以白庙芋头为例,通过组织2200户芋头种植户组成合作社,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宣传推介、统一包装销售,一斤芋头10元仍供不应求,是普通芋头售价的4倍多,曾走进钓鱼台国宾馆,带动农民每年增收2000多万元。在青岛主城区设立即供农副产品展销中心,整合即墨老酒、金口大米、大欧鸟笼等特色农产品组团闯市场,累计为10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销售农产品2000多吨,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二是创新工商资本参与。工商资本参与传统种植领域,是即墨现代农业的最大特色。即墨市将龙头企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准确把握工商资本投入农业领域的趋势,大力引进有实力企业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不仅带来雄厚的资金支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等现实问题,而且带来工业化的产业链模式,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种植理念,为农业转型、农民致富探索出了新路。其中,即发集团作为全国针织行业的龙头,在大沽河畔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总占地1600多亩的现代农业基地,先后配备恒温库、育苗大棚、温室大棚、检测中心等现代农业设施,实现产、供、销全程源头追溯;瑞克斯旺作为专业从事蔬菜育种、种子生产销售的世界领先跨国公司,今年在即墨租赁450亩土地建设了蔬菜研发中心,集研发、示范、培训于一体,科研成果可在当地就近孵化推广,将成为立足国内、辐射亚洲的世界一流蔬菜研发基地,带动农业种植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加快攀升。目前,全市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已达20多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1家,企业化农业规模达到3万亩,吸纳4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和物流等环节,每年促进农民增收近3亿元,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强农业科技孵化。市政府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都市农业研究院,每年由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研究院围绕现代农业开展种苗繁殖、标准化种植、采后加工和销售等方面研究,构建“校地合作、产学共赢”的农业创新体系。同时,依托国家级农业高新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国内外专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研发推广和农民培训等工作,已开发无土栽培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30多项,引进改良、自主研发瓜菜花卉种植新品种130多个,近三年为周边农户和基地繁育优质种苗2800余万株、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通过研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每亩土地产出较以往增加150元左右。
四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坚持精品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鼓励整合优质资源创建农产品品牌,用品牌挖掘升值潜力、拓展销售市场。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各类农产品品牌216个。其中,市供销社遵循“即墨供销、即时供应”经营理念,针对本地农产品有特色、品质高但销路较窄的现实,发掘开创了农产品、海产品、干果3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即供”产品,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配套与服务联动,累计为10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销售农产品2000多吨,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即供”品牌已成为助农增收的“加速器”、推介即墨的“新名片”。
第二,聚焦农业“新六产”,深挖“农内”增收潜力。农业“新六产”,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升级版”。近几年,按照中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即墨市把农业“新六产”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实现助农增收的战略举措,积极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向后延伸、二产接一连三双向延伸、三产接二连一向前延伸,不断拉长产业链条,让农民分享各个环节增值利益,探索形成了两种发展模式:
一是以昌盛日电为代表的农业综合体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与昌盛日电合作成立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光伏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总规模1亿元的大工创新创业投资组合基金,鼓励企业以制造业为基础,不断向一产和三产辐射延伸。目前,昌盛日电已由单一的制造企业转变为太阳能综合服务商,并大规模进军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的建设与种植,累计建成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园区7500亩,总装机容量150MW,年均发电量1.7亿千瓦时。通过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科普观光,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1+1﹥2”的完美组合。根据协议,耕地由企业实施农场化生产后,农民既可以每亩每年1000斤小麦的标准获得流转补偿,与以往辛苦劳作一年纯收益基本相当,也可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经济合作社,每年坐收股金红利。同时,在光伏企业和农业科技大棚务工的农民,每人每月可得到2000-3000元工资收入,农民增收渠道得到全方位拓展。据测算,如每名劳动力每月工资2200元、流转1.8亩土地,年可实现纯收入2.8万元,是以前的8倍。
二是以玫瑰小镇为代表的利益共同体模式。依托占地2000亩的玫瑰小镇,鼓励农民通过流转承包地、土地托管或联合种植等形式参与企业运营,重点发展玫瑰种植、产品深加工和旅游度假等产业,让农民和企业成为利益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具体操作中,由企业全面提供资金、技术、销售、品牌等支持,与农民签订玫瑰采摘、园区管理、育苗种植等协议,并设立创客中心、孵化器及创业基地,引导农民全面融入到玫瑰小镇经营中。据测算,玫瑰小镇目前共流转3个村庄2000亩土地,这些土地均属农村三级地段,粮食作物种植效益较低,通过流转可增加农民租赁收入160多万元;玫瑰小镇固定用工60人,玫瑰采摘期间还聘用农民临时用工,该项工资性收入可达300万元;园区对村民按照标准种植的玫瑰以协议价全部收购,按食用玫瑰亩产1200斤、每斤收购价10元计算,每亩可为种植户带来近万元的纯收入。
第三,跳出农业转移农民,拓展“农外”增收渠道。即墨作为人口大市,人多地少是基本市情,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在“农外”寻求增收空间。为此,即墨市遵循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理念,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加快转移,近三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提高到51.1%。
一方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变农民为工人。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看,没有工业化的支撑,城市难以承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近年来,坚持蓝色、高端、新兴方向,深入实施“3×3”工业振兴计划,全力突破汽车产业新城等功能组团,涌现出即发、红领等一批本土优秀企业,引进了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一汽商用车基地等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53家,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积累了较强的物质基础,许多农民也由此“离土进厂”成为产业工人。同时,积极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镇村工业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以蓝村镇为例,作为江北皮鞋第一镇,现拥有各类制鞋企业300余家,配套企业1000余家,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4万人,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并拉动运输、建筑、饮食等多个领域同步发展。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变农民为商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资本密集程度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对即墨而言,第三产业最大亮点就是繁荣的市场商贸业,依托35平方公里的即墨国际商贸城,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即墨小商品新城、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等市场板块次第崛起,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其中,即墨服装市场历经四次扩建、四次搬迁,建筑面积达36.5万平方米,经营业户7000户左右,去年实现交易额199亿元,围绕服装市场从事服装加工、运输以及餐饮服务等三产人员达5万人。市场的繁荣兴旺,也带动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8.9万户、从业人员达18.4万人,私营企业发展到2.6万家、从业人员达14.2万人。
第四,创新农民增收方式,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即墨市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引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民增收新路径。
一是与“互联网+”相结合。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500万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搭建农村电商发展服务平台、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帮助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互为促进。目前,全市发展起电商示范镇3个、电商示范村60个,成立供销社市级电商服务中心,建成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3个、村庄电商综合服务中心68个,参与农户达1万户。其中,移风店镇作为青岛市首个电商示范镇,依托镇电商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电商知识培训、物流仓储、本地资源整合等10项服务,已累计培训学员400余人次,辐射带动电商经营业户80余家,物流中心日均发货3000余单,涌现出大欧、七级东南两个淘宝村和移风农场、金田园等一批新兴网店,全镇电商年交易额突破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00余万元。同时,大力培育农业创客,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创新创业,并依托昌盛日电建成青岛市首个农业创客空间,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大学、创业基地三大板块和12个服务平台,为农业创客提供系统化服务。目前,农业创客空间共有在孵项目和品牌22个,吸引创客500余人,涉足O2O生鲜电商、光伏茶叶、苗木组培、微景观等多个领域,培训农民创客5000余人次。
二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并结合即墨实际,创新实施光伏扶贫、库存服装服饰直销扶贫等模式,做到既扶贫又扶志、既富民又富村,经验做法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刊播。其中,光伏扶贫主要依托昌盛日电为贫困村庄建设光伏电站、光伏大棚等项目,既增加了村庄集体收入,又通过土地流转等帮助农民增收,目前第一批6个村庄光伏项目已经建成,第二批21个村庄正在加紧建设。据测算,一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村集体稳定收入10-15万元,可持续收益20年左右。库存服装服饰直销扶贫主要依托中国库存服装直销中心在镇设立直销分中心,由帮扶对象自主经营,采取先供货后结算、退换货无忧等方式,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先期已在灵山设立分中心和爱心衣站各一处,在移风店镇设立千层底手工坊一处,选取5名贫困户开展试点,每户月收入达到600元以上。
三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今年,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攻方向,年内计划投入6亿多元,重点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推进特色小镇和精品示范村规划建设,努力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农民素质与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其中,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的要求,将培育新型业态、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工作中,先期选取30个村庄作为精品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园区化特色农业、乡村生态旅游、特色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村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鳌山卫街道院上村家家养花、户户栽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村”。依托花卉产业,该村大力发展古村落观光、花卉观光、梯田花海观光、农家宴等新兴业态,年可带动农民增收800万元,实现了村美与民富的有机统一。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即墨之所以能够在农民增收工作中做出特色、做出成绩,关键在于立足市情民情,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突破创新,探索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全新路径。
——促进农民增收,政府主动作为是关键。为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即墨市专门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农内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拿出专项资金,搭建专业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最大限度挖掘“农内、农外”增收潜力。事实表明,只有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帮助农民想办法、找路子、争政策,才能使农民增收有希望、有盼头。
——促进农民增收,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针对粗放农业、分散经营对农民增收的不利影响,即墨市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业生产,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塑造品牌闯市场,极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事实证明,只有尽快转变农民生产方式,走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的农业发展之路,才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改革创新是源泉。近年来,即墨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与“互联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带动农民多头增收、多重收益,构建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践证明,唯有坚持不懈推进思路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将促农增收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多角度、多元化帮助农民稳定增加收入。
——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外”空间是根本。初步测算,农民种地每亩纯收入约1000元,但进厂务工每月收入保守估计在3000元左右,年工资收入相当于农业种植30-40亩土地,而且风险小、收入稳定。鉴于此,即墨市加快构筑以二三产业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搭建起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增收致富。实践证明,促进农民增收,不仅要做好“农内”文章,更要做好“农外”文章,“内外兼修”方能实现收入增加的最大化。(作者系即墨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