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赴外引才5年 已与129所国内重点高校签约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10-15 10:33:00
哈医大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共收到简历1128份。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肖玲玲
10月13日上午9点,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双选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同时举办,青岛48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1000余个,当天共收到简历2164份,其中博士人才144份,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收取简历15份,硕士人才1797份,特需本科生223份,硕博人才占收取简历总数的89.7%,成为青岛赴东三省开展引才活动以来硕博占比最高的一年。据悉,今年已经是青岛赴外引才的第5年,目前已与129所国内重点高校签署了高层次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招聘没开始,先收到简历
13日上午8点半,离双选会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双选会现场就热闹起来,“我们就是奔着青岛去的,所以很期待这个双选会。”该校机械类专业研三的郑同学说,他和女友赵同学都是山东的,毕业在即他们都想回山东,选择的城市就是青岛,“希望这次能把工作给定下。”赵同学表示。
驻哈尔滨高校的机械、自动化专业优势明显,参会的机械工程类企业备受高校学生的青睐,工科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求职者的90%。相对于文、理科学生热衷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工科类学生更希望进入高新技术、制造类企业,此次参会的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受到毕业生的青睐。
上午8点40分,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摊位前就聚集了不少人,“这招聘还没正式开始,我这就已经收到4份简历了。”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肖毓满说,他们从2014年开始参与赴外引才,效果不错,“今年我们打算参加全部7个城市的引才计划。”
15家医院赴哈医大揽才
哈医大双选会上,青岛的齐鲁医院、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妇女儿童医院等15家知名三甲医院均参与其中,并提供了大量岗位,涉及内科、外科、重症医学、妇产科、儿科、精神科等中西医各专业。
在该校学习小儿外科的范同学老家河南,明年毕业,她表示很想到青岛工作,对这种医院带着岗位到学校招聘的形式非常满意,“真的是太方便了,不用来回跑。”据统计,此次哈医大双选会,医疗卫生系统用人单位共收到简历1128份,其中,博士21份,硕士1107份。9名博士、122名硕士、2名本科生通过了市卫计委组织的面试,医疗卫生系统收获颇丰。
接下来,市人社局拟定于10月底在厦门、广州等地举办综合类和医疗卫生系统专场招聘,11月在上海和南京等地同时举办综合类专场招聘、医疗卫生系统专场招聘和教育系统专场招聘。
亮点
突出“靶向引才”,有目标地招人
自2012年开展赴外引才活动,青岛已累计在22个国内重点城市,举办了50余场高层次人才招聘(推介)活动。那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何变化?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陈慧平坦言“更加突出‘靶向引才’”。何为靶向引才?陈慧平解释,“我们提前将高校的专业拿给企业参考,之后企业带着合适的职位前来招聘,进行有目标地招人。”这可以更有效、更精准地招到合适的人才。
“靶向引才”的另一个表现是今年引才招聘活动将采取综合招聘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引才对象主要为2017年重点高校应届硕博毕业生,青岛市事业单位(含教育、卫生系统)急需的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在青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这次在哈尔滨两所大学的招聘就突出了这一点,针对工科与医疗体系举行专场招聘。“专业人才相对集中,目标也更明确,医院可以更好更多地招到人,学生也有更多好的选择。”市中心医疗集团副院长张春玲称,突出“靶向”,对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来说是双赢。
结合用人需求,多点布局纵深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举办各种特色引才活动的同时,青岛与重点高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不断向纵深发展,充分结合青岛用人需求,形成了由规模化到精细化模式的转变。“现在青岛与129所国内重点高校签署了高层次人才战略合作协议,‘点’布得挺多了,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挖掘与这些高校更深层次的合作。”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近年来,青岛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紧跟国家的发展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新,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推动监管、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公益机构公共服务、中介机构积极经营的运行格局,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正常开展业务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21个,从业人员近8000人,2015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经营收入约为110亿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悉,为解决招聘难题,经市人社局审批,在招聘博士和紧缺岗位硕士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进入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单位时,可直接参加青岛市卫计委在现场举办的面试考核,不需再参加全市统一的笔试。
责任编辑:蒋甜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