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银发志愿者人老心不老 志愿岗位发挥余热(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徐栋   2016-10-09 08:26:00

关键词: 志愿服务 王国恩 不文明行为 幸福围巾 人老心不老

  

  编织志愿者准备为山区儿童织围巾 通讯员 纪云波 摄

  

  行人们在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指挥下过马路 记者 王建亮 摄 资料照片

  在人们印象中,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就应该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可有一群老年人,他们始终“闲不住”,退休后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老年志愿服务。他们佩戴红帽,从清扫卫生到维护治安,从宣讲政策到扶贫助困……头发泛白的他们做起志愿服务却个个精神矍铄,用热心的志愿服务演绎“最美夕阳红”。

  公共文明引导服务队

  国庆无休全天执勤

  小红帽、红马甲、红色小旗加上一个哨子。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时段,都有这样的志愿者在做公共文明引导服务。他们劝导行人勿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在公交站点引导乘客有序乘车、不乱扔杂物,照顾老人和儿童等乘客安全上下车。

  “现在是红灯,先不要过马路。”昨天在栈桥附近,市南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韩玉清和另外几名志愿者一起负责这个复杂路口的引导工作。“这里是青岛最著名的景点,行人多、过往的车辆多,搞不好就要出问题。 ”一上岗,韩玉清就忙活起来,站在路口不断地劝说着准备闯红灯的行人。记者看到,车辆从多个路口驶来,令执勤交警忙个不停,好在有了志愿者以及协警员的提醒,大多数行人都能听从指挥,按照信号灯的指示穿越马路。 “这个路口的秩序还算不错,虽然车多,但看信号灯的还是占了大多数。 ”早高峰逐渐过去,韩玉清总算可以轻松一下,摘下头顶的小红帽,额头上藏着不少汗珠。“平时我们是早上7点到9点,下午4点半到6点半执勤,但是逢年过节就是全天无休了,吃午饭都要轮流吃。 ”韩玉清告诉记者,除了栈桥火车站这个路口工作量大外,海底世界路口也是工作最繁忙的路口,那里人多车多,一天到晚都闲不住。

  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

  志愿者王国良告诉记者,他从2007年开始参加了多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听说了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消息后,立马和几个老团友一起报了名,经过仪容仪表、站姿等岗前培训后才上岗。“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有体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王国良说,起初和家人提起报名的事,子女和老伴都担心他的身体,但他表示,自己参与这些活动心里会更快乐,并最终劝服了家人。

  2013年春天,市南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成立,宋乐玉担任服务队总队长。从西镇的团岛车站到东部的台湾路,从南面的东海路到北面的江西路,文明引导服务队执勤岗位覆盖了市南区50多个重要交通路口。志愿者们在执勤岗位上宣传交通文明,维护交通秩序,引导行人安全过马路。上岗初期,个别行人对宋乐玉和队员们的文明劝诫不理解,不听劝阻甚至有抵触情绪。宋乐玉和她的队员们没有退缩,坚持微笑引导,用真情感化行人。创城工作测评期间,身为队长的宋乐玉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天准时到各上岗点巡查,看到全体队员井然有序地上岗才放下心。晚上队员们全部安全撤岗后,她才踏实回家。

  记者了解到,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上岗前,经过了一系列培训,也是我市成立的一支较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是建立公共文明引导长效机制、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常年持续地文明引导行动,让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带动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

  13支服务队千余名团员

  说起宋乐玉,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青岛市“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的副团长。65岁的宋乐玉原是海珊集团职工,几年前曾去智利经商。 2005年10月回国参加儿子的婚礼时,恰逢“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招聘。就这样,宋乐玉一头扎进了志愿服务团:作为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城市运行志愿者,她利用自己会西班牙语、英语的特长,在栈桥义务指路;抗震救灾中,她与焦志兰等5名队员一起在第五人民医院,细心护理地震伤员41天,为了让伤员吃上可口的饭菜,她不辞辛苦地在家里做好拿到医院,感动得伤员泣不成声;奥帆赛、残奥帆赛期间,她担任青岛火车站综合服务站站长,带领队员以温馨的微笑、百问不厌的优质服务,为过往旅客服务……

  成立于2005年7月23日的 “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老年志愿服务团队,有免费指路队、法律咨询队、文明行路宣传队、景点文明队等13支服务队千余名团员,汇聚着一批老领导、老将军、老专家、老学者和各行业退休的普通市民。今年,青岛市老龄办推荐的青岛市七彩华龄志愿服务团副团长宋乐玉还入选2015年 “全国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

  红马甲志愿者团队

  队员是社区“万能手”

  在八大峡街道,活跃着一支由老大爷老大妈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红马甲。记者了解到,八大峡红马甲团队是由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公益项目,后来愈发壮大。这个团队创建于2015年5月,八大峡街道的近十个社区,全都配有十多人组成的红马甲社区分队,整个160多人的八大峡红马甲团队,分散在大街小巷、楼宇院落。每一支社区分队又更贴合实际地进行划片负责,把志愿服务的触角精细准确地送到每个楼座、每个单元、每个家庭。王国恩是台西纬五路社区红马甲队伍的队长。据王国恩介绍,他们平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社区的治安巡逻,反扒防盗也是八大峡红马甲们的职责。制止斗殴、抵制迷信、杜绝小广告,随时协助处理突发情况,同样是八大峡红马甲们分内的工作。 “调解日常纠纷,化解大小矛盾,和谐邻里关系,也是我们最常做的事情。 ”王国恩说,由于台西纬五路社区靠近团岛菜市场,这里经常堵车,他们还会临时客串交通疏导员,每次这里有大点的集市,志愿者们都会准时出现,疏导交通。在许许多多八大峡街道的居民看来,红马甲们既是自己身边和蔼可亲的大爷大妈,也是社区的“万能手”。

  老年编织志愿者

  编织“幸福围巾”传爱心

  在八大湖街道老年幸福中心,有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就是老年编织志愿者团队,队员们坚持每天编织一小时,织好“幸福围巾”捐赠给山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小小围巾传递爱心,传递温暖,传播社会正能量。

  老年编织志愿者团队让老年人在退休后找到了社会价值感,看到孩子们围上自己亲手编织的围巾,觉得自己还 “老有所用”。 “年纪大了,别的也做不了什么了,在这里和老朋友们一起拉拉家常,做做手工,还能帮到困难的孩子,心里觉得很满足。 ”今年已经80岁的季文惠说,去年他们“幸福围巾”项目编织的450条围巾已分别捐给了山东莒县龙窝小学和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碧城镇西河小学,还有50条围巾通过青岛市妇联捐赠给了新疆孤残儿童。手工编织的围巾、帽子、手套等不仅能让城市里很多家庭中闲置多年的毛织物变废为宝,还能帮助老人增添生活乐趣和价值感,更能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一条条围巾让温暖和爱萦绕在孩子们的心间。同时,“幸福围巾”项目能动员社会资源,鼓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爱心,传递温暖,传播社会正能量。今年,他们还将编织500条围巾继续送给山区的孩子们。

  链接

  老年志愿者活跃岛城各处

  据悉,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90万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5179支,经常性开展活动的志愿服务项目2321个,志愿服务基地达到了3700余个,其中老年人占了很大一部分。青岛志愿服务网显示,志愿服务项目被分成了几类,其中社区服务类有377个,是类别里最多的。另外,助老助残类211个,慈善关爱类192个,数量也非常多。

  本版撰稿 记者 徐栋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