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青岛9月6日讯(记者 刘宇昕)“青岛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从一开始就直接导入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城市,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而且青岛产业工人一开始就接触到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和技术,见过世面,受过锻炼。”9月1日,大众网记者采访了青岛市档案馆社会宣传处处长周兆利。他表示,青岛拥有产生能工巧匠的深厚土壤和氛围,加上青岛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工人有施展的舞台,由此,青岛的金牌工人层出不穷。
9月1日,在青岛市档案馆,周兆利为大众网记者介绍青岛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也引出了工匠精神在青岛传承延绵的过程。“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突飞猛进,重化工业技术先进。德国租借青岛之时,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周兆利表示,1897年德国占领前,青岛地区已出现制造陶瓷、草编等传统工艺的手工业作坊。1899年青岛港和胶济铁路动工,构建起港口与铁路的现代交通体系。造船、机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业随之出现,德国胶澳总督府创办了青岛船坞工艺厂和胶济铁路四方工厂。1902年,为满足殖民地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啤酒厂、矿泉水厂、屠宰场、蛋厂、砖瓦厂、电厂、缫丝厂等工厂相继开办。1902年,面向欧洲市场为主的德华沧口缫丝厂开办,尽管出于多种原因而停业,但拉开了青岛近代纺织业的序幕。
早起工业技术教育的开端也为青岛工匠的孕育奠定基础。“当时,为满足青岛租借地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船坞工艺厂徒工学校和四方工厂徒工学校相继建立。” 周兆利说,随着制造业的发轫,青岛成为中国较早启动工业化的城市之一,西方现代工业开始输入青岛,奠定了青岛现代工业文明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青岛的机械、钢铁、化工、家电电子等产业得到发展,工业结构由轻到重,工业门类由少到多,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纺织、机械等产业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位;橡胶工业产值仅次于沪、津,位居全国第三。青岛纺织工业为均衡国家工业布局,抽调大批技术、装备力量,援助京、晋、冀、豫以及青海、新疆、甘肃、内蒙等边远地区的纺织基地建设。仅在本省,就以“母鸡下蛋”方式,援建15个棉纺厂,为大小“三线”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由此可见,青岛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从一开始就直接导入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城市,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最多达到4万人,而且青岛产业工人一开始就接触到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和技术,见过世面,受过锻炼,眼界开阔。”周兆利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企业民主改革,废除了把头制、包身制等落后制度,工人翻身做了主人,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一批像郝建秀一样的技术革新能手、优秀产业工人,并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一个个团队,带动了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发展。比较突出的有郝建秀细纱工作法(郝建秀小组)、青岛印染厂的王吉庭小组、青啤操作法、技术革新能手徐呈龙、振超效率和孙波效率等产业工人品牌。
据了解,产业工人主动掌握机器、不断技术革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品质,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工匠精神”。建国后前30年青岛历届政府都很注重培养技术工人,经常组织一些劳动竞赛和生产技能比赛,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所以青岛拥有产生能工巧匠的深厚土壤和氛围,加上青岛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工人有施展的舞台,由此,青岛的金牌工人层出不穷。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施行名牌战略,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更加严格、规范,并向世界名牌看齐,对技术的要求就更好、操作更加严格规范。另一方面,青岛市设立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德国双元制办学,成立高级技师学院,多次举办全市技能大赛,设立首席技师,从职称、待遇和政治地位上予以确保,调动了产业工人进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大批技师涌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