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现场执法须留视音频记录 青岛已推行七年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07-04 13:46:00
半岛都市报7月3日讯(记者 王洪智) 7月1日起,公安部制定印发的《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接受群众报警、当场盘问检查等6种现场执法活动,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并对记录起止时间、摄录内容和保存期限等进行规定。记者了解到,青岛从2009年就已经开始推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记录资料最短保存期为5年。
该规定要求,对于6种现场执法活动,公安机关应当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一是接受群众报警或者110指令后处警;二是当场盘问、检查;三是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场处置、当场处罚;四是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五是消防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的排除妨害、恢复原状和强制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等行政强制执行;六是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地方公安机关和各警种可根据本地区、本警种实际情况,确定其他进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情形。
该规定明确了使用执法记录仪的起止时间:公安机关开展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时,应当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不间断记录,自到达现场开展执法活动时开始,至执法活动结束时停止;从现场带回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记录至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带入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办案区时停止。
同时,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应当重点摄录5方面内容:执法现场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侵害人和证人等现场人员的体貌特征和言行举止;重要涉案物品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其他可以证明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执法人员现场开具、送达法律文书和对有关人员、财物采取措施情况;还有其他应当记录的重要内容。
根据该规定,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期限原则上应当不少于6个月。对于记录以下4类情形的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要永久保存:作为行政、刑事案件证据使用的;当事人或者现场其他人员有阻碍执法、妨害公务行为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其他重大、疑难、复杂的警情。
而对具有“应当进行现场记录的执法活动未予记录,影响案事件处理或者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剪接、删改、损毁、丢失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擅自对外提供或者公开发布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这3种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落点
青岛从2009年已经开始实施
记者从青岛公安部门获悉,早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青岛就已经开始在110民警等一线执法岗位,推行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而且是从民警处警开始全程进行视音频记录。对于这些记录资料,从开始录制到上传平台,民警是无法修改的,以保证“原汁原味”。
“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推行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对于一线执法人员来讲,可以让执法人员自觉规范执法言行,使其符合法律要求,督促他们按照规范来执法。”据公安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对当事人来讲,也是一种威慑,例如此前曾出现打骂警察、耍赖等情况,这能够有效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据介绍,对于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时间,青岛公安部门表示,对于“作为行政、刑事案件证据使用的;当事人或者现场其他人员有阻碍执法、妨害公务行为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其他重大、疑难、复杂的警情”,这类视音频资料是长期保存的,没有期限,而其他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时间不少于5年。也就是说,青岛公安部门所有执法视音频资料最少保存5年,这比规定的“保存期限原则上应当不少于6个月”要长很多。
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随着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的推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一线执法人员的满意度,从89%提高到现在的98.1%。 本报记者 王洪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