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匠:钳工刘恩磊能用钻头"剥"蛋壳不伤膜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16-04-29 11:13:00
刘恩磊用钻机在鸡蛋上雕刻,展示绝活。 记者 王滨
如果没有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他可以用高速旋转的钻头给生鸡蛋剥壳,里面0.1毫米薄的蛋膜竟然完好无损;虽然只是一名中专毕业生,他却给全青岛港的钳工授课培训,并编写了27万字的钳工培训教材;在绝活频出的青岛港职业技能大比武中,15年里他12次拿到钳工组的冠军……他就是青岛港港机分公司的钳工首席技师刘恩磊,把钻机应用得如同绣花针一般的“技术控”。青岛港特地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继“振超效率”之后,又一个知名的员工品牌“恩磊精钻”。
大老粗常干“绣花”的活
在拥有四大港区、两万余名职工、近1500个员工品牌的青岛港,提起刘恩磊的名字,可能相当多的人都不知道。但要提起那个能用钻头给生鸡蛋剥壳的钳工,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他。如今的刘恩磊是青岛港的明星员工之一,不仅是因为以他名字命名的“恩磊精钻”,更因为他在钳工这个并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种种让人觉得“走火入魔”的事情。
4月27日下午,在青岛港港机分公司的安装分厂车间里,刘恩磊正站在一个工作台前发愣。同事们知道,他心里又在琢磨着如何创造一个新的工艺。刘恩磊所在的港机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大型的港口机械设备,需要在关键部件上钻铰、攻丝的孔多达几千个。这些孔,都有相对位置、尺寸精度等较高的要求,稍有偏差都会导致部件无法使用,甚至会造成整台机械无法运转。刘恩磊和同事们负责的就是在各种钢件上找出最合适的部位,并用钻机钻出甚至要精确到0.01毫米的孔。这个精度是个什么概念?一般来说,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0.05毫米。
进入青岛港21年来,刘恩磊和同事们整天要面对的都是这样的活。钳工基本上都是老爷们儿,哪怕是搬动上百斤的部件都不在话下,但要他们干比绣花还要精密的工作,确实勉为其难。但刘恩磊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让青岛港众多钳工直竖大拇指。经过他的反复琢磨,很难测算的钻点很快就能找到,比游标卡尺测量得还要准。他可以借助手边的各种工具,哪怕是切割掉的边角料,到他手里就变得得心应手。27日下午,正是利用一块废角料,刘恩磊又解决了一个小难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每天拿5个鸡蛋苦练到半夜
仅找出钻孔的位置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能够精准地钻出孔来。孔有大有小,有的钻孔要求偏差不超过0.1毫米。而刘恩磊使用的摇臂钻高约两米,要靠两只手操纵着将钻头落在最恰当的位置,这就需要达到“人钻合一”的境界,才能使钻削稳、准、精、快,达到丝毫不差。要练成这一绝技,这就需要下一番苦功夫。刘恩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苦练绝技所采用的练习方法—— 用钻床钻鸡蛋取皮。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刘恩磊为练钳工技术,每天拿5个鸡蛋到厂里苦练至夜里11点多,整整坚持了一年。白天干活没时间,他就晚上趁工友下班后,一个人躲在车间练。他小心翼翼地练心、练气、练眼、练手,像走火入魔一样,满脑子都是钻鸡蛋。经过苦练,他终于能够用麻花钻在生鸡蛋上完整地取下鸡蛋皮,而里面0.1毫米薄的蛋壳内膜完好无损。4月27日,他再次当众展示了这一绝活。麻花钻头高速转动起来后,他将钻头轻轻地贴在一枚生鸡蛋上,接触数十秒后,蛋壳被取下了直径约10毫米的圆片,圆片的中间有个小孔。刘恩磊说,钻头有三个点,只要掌握好力道,中间的点能将蛋壳钻破,外面两个点刚好切破蛋壳。像这样直径的圆片,刘恩磊能从一枚鸡蛋上取下10个。
刘恩磊的“走火入魔”一下子在港区传开了,很多人惊讶于这名钳工的执着。但刘恩磊自己明白,他借此找到了一名优秀钳工的诀窍:手、眼甚至连气息都要协调一致,通过练心、练气、练眼、练手,达到“人钻合一”。
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再加上日积月累的钻研,中专毕业的刘恩磊逐渐掌握了钳工的各种技术要领。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平时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自2008年起,刘恩磊开始参与青岛港的钳工业务技能培训,兼职给全港区的钳工讲课。2010年,他还编写了27万字、5个级别的钳工培训教材,全部制作了电脑课件。“他的教材更加通俗易懂,提到的技术要领也都是我们日常遇到的问题,虽然是技术教材,但看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刘恩磊的徒弟冯香林说。
■记者手记
培养匠人需要合适的土壤
刘恩磊是个勤奋并且执着的人,否则不会在用钻头“剥”生鸡蛋这件事上下功夫,在采访中记者获悉,他当年练习耗费的鸡蛋超过了1800枚。女儿因此看到鸡蛋做的菜就扭头走开。无论在哪种岗位上,只要抱有近乎痴迷的态度,都可以练出让人称道的“绝活”。从中专毕业生到青岛市的首席技师,刘恩磊就是最好的励志教材。
不过,仅仅靠个人的勤奋努力,即使能够让自己的技艺日臻精纯,但还不足以称为工匠。工匠需要不断追求完美,更要将技艺打磨成品牌。从这一点上说,刘恩磊是幸运的,他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恩磊精钻”。这是青岛港对技术工人的肯定,也是对工匠的肯定。像刘恩磊这样的身揣“绝活”的工匠,在青岛港还有很多。
青岛港鼓励每个人都要练绝活,“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能成才”。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身怀绝技的“明星”,普普通通的码头工人也能当发明家,而且绝活一般都是直接用工人的名字命名,即使是食堂管理员于美琴研究出的大饼也被命名为“美琴大饼”,被认定为“十大员工品牌”。截至2013年,青岛港已经拥有了1380个员工品牌和1800多个绝活。平均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员工品牌,每13个人中就有一项绝活。
正是因为如此,青岛港每年一度的职工技能比武,简直成了一场场绝活秀。你用钻头剥鸡蛋,我就用转载机开啤酒,你用叉车“穿针”,我就用吊车“点灯”……苦练绝活的背后,是因为青岛港人都知道,在这里,谁能干就让谁干,谁干得好就肯定谁,小角色可以有大追求,低学历可以掌握高技能,小岗位可以成就大事业。
像培养科学家一样,培养匠人、培育工匠精神也需要创造一个安稳的、能集中注意力的环境,只有合适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卓越的工匠。2014年年底,青岛港提出大力实施“金融”、“国际化”及“互联网”战略,转型重构港口产业板块,构建全新发展生态,这一战略转型给青岛港的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有合适的环境,相信还有不断涌现新的青岛港工匠。
15次比武拿了12个冠军
对于善于钻研的刘恩磊来说,仅掌握了娴熟的技能显然还不够,他还要让自己的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2011年,董家口港区制造安装转载楼时,整个转载楼有上万个孔,加工精度要求都很高,其中连接板的加工精度要求最高,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不能有,经过几次的加工试验,都存在2毫米的误差,达不到0.2毫米误差的要求,工程一度停工。刘恩磊得知后主动向厂领导请缨,承担起了连接板的加工任务。结果,他不但攻克了这项技术,还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为转载楼顺利安装提供了保障。
2012年董家口港区制造堆10500吨、取6000吨的堆取料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堆取料机,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按照设计要求,小平衡梁安装到位变形量不能大于1毫米,按原来的工艺制造,变形量都在10毫米以上。他潜心研究设计,白天晚上连轴转,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辛努力,设计的大车行走组合胎具一次研制成功。投入使用后,小平衡梁铆焊变形量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减少了划线和机加工辅助工序,而且提高工效3倍以上,节省购买专用设备资金20余万元。现在这项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在桥吊、自动化堆垛机等更高端的设备制造中。
“自入港以来,刘恩磊先后参与多台桥吊、门机、轮胎吊的生产制造,全国很多港口目前正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都有他的功劳。”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经理王德连说,刘恩磊先后参加过青岛港15届的操作技术大比武,其中12次夺得第一名。
当师傅他手把手教徒弟
作为一名港口培养出来的高级技师,刘恩磊把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作为对港口最好的回报。2006年,刘恩磊正式开始带徒弟,作为师傅,他把徒弟当成自己的亲兄弟,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和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由于很多徒弟文化水平较低,对深奥的指导教材望而却步,刘恩磊就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就像他改进生产工艺那样,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化。
“在手把手教的同时,我更注重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刘恩磊说,掌握技能仅仅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要他们勤于钻研,敢于尝试。
有一次在研究齿条孔反向定位、顶面钻孔难题时,刘恩磊带着几个徒弟反复研究,一个徒弟大胆提出做一个定位专用工具,在摇臂钻床上使用。说干就干,经过3天的反复试验,齿条孔定位专用工具成功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得到青岛港的创新成果奖励。
刘恩磊说,凡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技能不落伍,正是因为这样,刘恩磊凭借自己勤奋和努力,先后荣获青岛港学习型青年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第七届科技大会突出贡献人才、许振超技能大奖,青岛市技术能手、新长征突击手、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等荣誉称号,成为港机制造的钳工专家。记者 马正拓
匠人匠语
钳工并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我整天琢磨如何通过改进工艺,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最标准的工件。
别人不能干的,我要争取能干;别人能干的,我争取能干好;别人能干好的,我争取干得更好。
——青岛港港机分公司钳工首席技师刘恩磊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责任编辑:赵勇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