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岛,乡愁记忆》第七期 走近150岁崂山剪纸
来源: 2015-11-17 17:34:00
谁说剪纸的价值就止于窗花?崂山剪纸第一个说“不”。《海螺姑娘》、《崂山茶的来历》、《娃娃鱼》……在纸屑纷飞间,崂山剪纸艺人刻画出了无数经典的民俗故事,诉说着故土与乡愁。随其手法与题材的不断创新,这项150多岁的区级“非遗”逐渐成为“万人迷”,不论是社区、企业还是校园,都有它的身影。青岛市网络文化管理办公室联合晚报全媒体、掌控传媒共同摄制的《美丽青岛,乡愁记忆》第七期,寻的便是藏在崂山剪纸里的乡愁符号与文化价值。
“伎俩人”的剪纸情怀
外形简单明快,内涵饱满丰富。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流派中,崂山剪纸一方面延续了黄河流域剪纸的粗犷豪放之风,同时又吸取了汉代画像的细腻手法。自清代咸丰年间至今,崂山剪纸已走过150余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材于崂山民间故事传说及民俗风情。
在崂山地区,当地人将擅长剪纸的能人称为“伎俩人”,50岁的苏霞就是其中之一。苏霞的母亲年轻时以剪窗花蝴蝶闻名全村,她从小也耳濡目染。“我喜欢剪纸,但此前从未想过要把它当成事业来做。”有工笔画基础的苏霞曾在幼儿园教过美术,还做过绘画宣传工作。直到有一天,母亲一席话将她“惊醒”:“崂山剪纸传到你这是第四代了,千万别失传了。”看着已手抖、眼花的老母亲,苏霞决心传承崂山剪纸技艺。
剪出来的海洋民间故事
“我认为剪纸的价值不止于窗花,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作为崂山剪纸的第四代传承人,苏霞一直尝试将剪纸融于现代生活中。她的作品《锦上添花》就是根据国画改编制成,图案复杂却不失层次,装裱后俨然是一幅艺术品。
有人说,剪纸利用视觉的正负空间,提供了一种想象的维度与张力。如何才能将薄薄的红纸剪出立体感?苏霞的秘诀就是将剪纸边缘的毛刺剪精细。与传统剪纸剪单个图案不同,为使整体画面更为丰富,她都会勾勒剪出背景。
作为崂山人,苏霞将对家乡的情感都寄托于剪纸之中,口口相传的民俗风情在她手中就变成了一幅幅剪纸作品。2006年,崂山区文化局工作人员找到苏霞,邀请她为《青岛海洋民间故事》一书中115篇故事制作剪纸插图。“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有很多,而剪纸是最有中国味的。”汶川地震时,苏霞还捐出了自己最成功的作品《一百零八将》。2007年,崂山剪纸被正式列为崂山区“非遗”项目。
纸上“非遗”走进校园
除了对传统技法和题材进行创新,苏霞始终不忘向大众普及剪纸艺术。2003年,她的剪纸工作室成立,这里不仅展示、售卖剪纸作品,还设有培训班。“刚开始一个学生都没有,后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宣传下,剪纸班渐渐有了名气。”从4岁孩童到八旬老人,苏霞的学生遍及各个年龄段,培训剪纸爱好者300余人。
在崂山区王哥庄东泰小学教学楼的走廊里,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剪纸作品,每周的剪纸兴趣班更是大家最期待的一课。苏霞介绍,如今崂山剪纸已走进崂山二中、城阳区铁骑山小学等5所学校,她在校教课也已有五年。“今年有学校的剪纸班人数都超过了30人,是摄影、简笔画、葫芦丝等众多兴趣班中,报名最火热的。”苏霞笑说。
如今,崂山剪纸已申请青岛市级“非遗”项目,希望能有更多人用这个中国特有的符号来诠释对家乡的热爱。
责任编辑:王世瑞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