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全国首个校服博物馆 中小学生免费参观
来源:青岛早报 2015-08-20 09:28:00
核心提示
3000多年前学生就有校服了,你知道是什么样子吗?上世纪50年代的蓝白校服你穿过吗?你见过的确良衬衣配喇叭裤校服吗?昨天,全国首个校服博物馆在即墨建成,里面陈列着从周、汉时期到现代的上千件各式校服,博物馆正式启用后将面向学生免费开放。
首个校服博物馆下月将正式启用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即墨烟青路的这家博物馆,这是我国首家学生装文化主题博物馆,也是国内首家集学生装服装工业生产、中外学生装及历史文献汇集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15779平方米,分为3大板块12个展区。”馆内藏品近千件,包括不同时期学生装图文实物、古老纺织设备、社会捐赠文物以及相关工具书。这个博物馆,历时3年建成,总投资500多万元。
“下月将正式启用,届时将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博物馆负责人、青岛威达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张科荣介绍说,在市教育局的校服采购招标中,他们是7家中标单位之一,除了参观博物馆,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向中小学生开放校服制作车间。“学生在感受校服历史的同时,也可以体验校服制作全过程。”张科荣说。
校服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
“黑中扬赤的玄色上衣,赤绛微黄的下裳,这是周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在博物馆的“从远古走来主题展区”部分,这里展示了周、汉、唐、宋、明等时代的读书人常穿的服装及其款式、布料介绍、设计缘由。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服,出现在20世纪初。”张科荣告诉记者,1901年,清政府进行了教育改革,各级学堂纷纷建立。由于学堂为官办,学生都身穿官服,圆顶帽、马褂、立幅水裙。新文化运动及当时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大批青年人走出国门,逐渐接受国外文化的熏陶。这时的服饰文化呈现出新老交替、中西并存、中西交汇的景象,不论是传统的长袍、马褂,还是西式西装、礼帽,抑或是中西结合的中山装,都承载了当时独特的文化背景。20世纪五十年代,白色上衣、深色下装,则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服饰。文革十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那个时候身穿绿军装,臂戴红袖章,肩挎军用书包,成为年轻人的审美时尚。八十年代,有统一校服的学校可谓少之又少。很多学生爱模仿偶像的穿着,的确良衬衣配喇叭裤,这种相对统一的打扮成了“校服”。
讲述
服装教授复原古学生装
周汉唐宋明的学生装,是如何考证和制作出来的呢?“当年就是这样的服饰,这点我们非常确信。”张科荣介绍说,他们找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教授王忠升,希望他能给予帮助。张科荣说,王教授首先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有关校服的记载资料,随后,又走访了全国多个历史博物馆,寻找出土的历史文物。在设计人员的帮助下,最终复原了周汉唐宋明时代的校服。与此同时,他们又从全国各地征集有关校服的图片、原件,并一一摆放了出来。“古代没有统一的校服强制要求,但当时大家都这么穿。 ”张科荣说。
据张科荣介绍,他们将继续面向社会征集有关校服的资料。有意向的市民可拨打电话88506106联系。
记者 臧旭平 王建亮 实习生 韩潇 摄影报道
[编辑: 李敏娜]
责任编辑:安玉生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