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划设保护区 谋变国际生态湾区
来源:青岛晚报 2015-06-09 13:44:00
环湾区域建绿道、划定湿地保护区、迁出煤炭矿石等干散货……斩断排向胶州湾的污水,只是治理工作的第一步。我市以整体保护胶州湾自然岸线、生态湿地、入湾河道、水动力条件、纳潮能力等为前提,优化提升胶州湾近岸功能,着力打造海清、岸绿的生态型美丽海湾。如今的胶州湾,已变成了碧水蓝天桥隧相连的美丽湾区。
向内保护
划定3600多公顷保护区
我市建立“胶州湾滨海湿地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划设保护区3600多公顷。在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扩大胶州湾功能区保护区范围,着手开展 “胶州湾海洋生态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建设,积极争取将“胶州湾海洋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项目”列入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全力推进胶州湾保护区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
快节奏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平常的状态,因此“慢生活”常常被市民挂在嘴边,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让市民有“慢”可寻、有地可去,青岛市启动了环胶州湾慢行绿道的项目建设。该项目将胶州湾沿线的山体、水系、田园、自然风景区、旅游景点、城市绿地、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人文景观等串联整合,是一条展现青岛市滨海特色景观资源的绿色廊道。据了解,环湾绿道共涉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红岛经济区、胶州市和开发区等七区市,按照工作计划,环湾七区市将在今年建成环湾绿道34公里,整个150.1公里工程将在2016年年底完成。
对外开发
远洋捕捞船开到了南极
2012年以来,我市将实施远洋渔业培育工程列入全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远洋渔业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注册远洋渔业公司27家,具备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6家,共有已批远洋渔船125艘,其中正在作业渔船83艘,总功率达103430千瓦,总吨位69467吨;已批在建渔船36艘;已批待建渔船6艘。 2014年远洋自捕水产品7万吨,产值7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3倍和5倍(2012年产量3000吨、产值1.2亿元)。青岛鲁海丰、青岛远洋、巨容等企业已分别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毛里求斯、纳米比亚等9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其中,鲁海丰集团成功获取马来西亚50艘渔船的印度洋公海入渔配额,并获建20平方公里的马来西亚北方渔业国际港和产业园项目。青岛远通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印尼围网渔业项目投资建设计划,共建造1350kw围网渔船10艘,并获得印尼渔业部的入渔许可。市远洋捕捞公司总经理杜祥旭说:“今年大年初八首赴南极海域作业的亚洲最大拖网加工渔船明开号,让市民品尝到了我市民营企业所属渔船首次捕捞的南极磷虾。 ”
转型升级
百年老港蝶变邮轮新城
去年以来,青岛港将煤炭、矿石等干散货逐步迁出老港区,为老港区蝶变和邮轮母港城崛起打开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5月29日,备受关注的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开港运营,满载2000多名游客的天海“新世纪”号邮轮从这里起航,为青岛邮轮母港时代拉开序幕。这标志着具有120多年历史、以传统装卸为主的青岛港老港区,转型升级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同时也为青岛乃至山东半岛拓展邮轮经济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装上了新的引擎,岛城市民在家门口乘坐邮轮环游世界从梦想变为现实。青岛港集团总裁成新农表示,下一步将在运营邮轮母港、提供便捷服务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邮轮公司在青岛港开辟航线,加快培育邮轮产业链,着力把青岛港老港区打造成为集邮轮、旅游、金融、商贸、餐饮、物流等为一体的国际邮轮母港城,将全力打造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深度促进中国乃至东北亚邮轮产业的快速发展。
母亲湾再现蓝色粮仓盛景
中国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国际帆船周、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田横祭海节、红岛蛤蜊节等本土民俗节庆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胶州湾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功能,形成了集木栈道、欢乐城、旅游、观光、度假、垂钓、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滨海生态功能。
立足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打造富饶蓝色粮仓,我市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累计放流各类优质水产苗种60亿多单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正在逐步恢复。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既要发展更要生态,依法建设推进胶州湾海洋生态综合整治,拓展城市战略发展空间,从源头上扭转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及海洋渔业资源衰竭趋势,加快实现水清岸美、鱼肥民乐的生态海湾、美丽海湾目标。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徐美中
责任编辑:刘宇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