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沙子口鲅鱼尴尬:今年最大28斤 百斤鲅鱼王成追忆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陈勇   2015-04-27 07:50:00

关键词: 沙子口 鲅鱼王 成片 王成 蓝点

沙子口鲅鱼尴尬:今年最大28斤 百斤鲅鱼王成追忆

   连续做了14年鲅鱼美食的中国烹饪大师宋峰,这些年一直在创新鲅鱼做法,但是3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寻找更大的“鲅鱼王”,好在美食节上展出,但是百斤重的“鲅鱼王”已经连续3年与他“爽约”了。其实不光是他,沙子口众多老渔民也已经多年难见百斤重的“鲅鱼王”了。他们的百斤“鲅鱼王”情结,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焦点

   鲅鱼盛宴背后的尴尬

   4月19日,2015年沙子口鲅鱼节开幕,沙子口渔港上人来人往,大家皆为鲅鱼而忙。当天约有3万斤大鲅鱼上市,其中最大的鲅鱼只有28斤重,这个重量跟几年前上百斤的“鲅鱼王”相比,显得有些太过“瘦弱”。

   中午时分,在宋家美食城里,47岁的宋峰正在主持一场鲅鱼美食比赛,近百位老人被邀请来免费品尝鲅鱼。每年这里都要办鲅鱼美食节,宋峰喜欢展示一些大鲅鱼,今年展示的只有6条17斤重的大鲅鱼。说起“鲅鱼王”,2011年,在崂山非遗节的祭海仪式上,主办方曾经展示出了一条300斤重的“鲅鱼王”,次年,主办方又展示了一条“鲅鱼王”,只不过鲅鱼被刷上了银粉。宋峰昨天说,其实那是同一条大鲅鱼,从冷库里拿出来的。“我每年都在寻找‘鲅鱼王’,除了自家美食节可以展示外,来年非遗节上也可以展示,2011年展示的‘鲅鱼王’是荣成渔民打捞上来的,2012年以后,就再也找不到百斤以上的大鲅鱼了。”宋峰遗憾地说。

   宋峰的“鲅鱼王”情结很深,但是3年来,寻找“鲅鱼王”的工作越来越难。其实,出现这个情况,宋峰并不奇怪,沙子口渔港上众多老渔民也不感到奇怪。除了“鲅鱼王”的个头越来越小,这些年来,渔民捕捞的鲅鱼产量也越来越少,在跟随孙可芳出海时,记者就亲身体验到了收鱼与捕鱼的艰难。

   调查

   “鲅鱼王”,难寻觅

   与宋峰的“鲅鱼王”情结相比,收鱼船、作业船的船老大们因为生计原因,鲅鱼情结更浓重。在跟随孙可芳出海的4天时间里,记者调查了这些从业者,他们更渴望找到更大的鲅鱼。“鲅鱼王”,你在哪儿?

   “近几年来,不少市民送礼喜欢送大鲅鱼,越大越好卖,但是想找条‘鲅鱼王’太难了。”孙可芳联系了6条关系船,最好的渔船下了200多条渔网,才打了一条小鲅鱼,其余都没打到鲅鱼。记者采访了4名辽宁籍作业船的船老大,他们也想捞到大鲅鱼,这样可以赚得更多。“我们已经出了一个月的海了,海上就是没有鲅鱼,我每天的成本是5000元,今年已经赔了10万元。”姓程的船老大说,自己出海有13年了,今年的收成最差,一个月来他只打了2000多斤鲅鱼,这个产量要比去年下降了三成多。另外一名姓黎的船老大告诉记者:“今年打的鲅鱼个头偏小,最大的才10斤多重。”

   收鱼时,作业船的船老大刘学德跳到孙可芳的船上来看秤,他从18岁开始出海捕鱼,至今已经有23个年头了。跟以往相比,今年鲅鱼产量下降了一半,150马力的捕鱼船出海一个月才拉了4000斤鲅鱼,算上成本,自己还赔了8万元。“最大的鲅鱼不到20斤重,大鲅鱼越来越少了。”一些辽宁籍船老大说,因为海上捕捞量不高,今年他们地区有不少作业船干脆没出海。

   4月22日,收完最后一船鲅鱼,船员们忙着把鲅鱼收拾到塑料桶里。“看来目前的产量真不好,你看看收了两天鱼,我们只收到了三条加吉鱼。”大副孙顺兴挑了一条加吉鱼说。“以前头船收鱼,我们还能收到刀鱼,今年一条也没有见到。”孙顺兴叹息道。孙可芳和孙顺兴算了一下收购的海鱼种类,除了鲅鱼外,还有鲈鱼15斤,黑头200斤,加吉鱼3斤。在收购的8000斤鲅鱼中,10斤以上的大鲅鱼不到两成,能挑出条20斤以上的大鲅鱼,大伙都很高兴,而在4年前,这种大鲅鱼能占到收购量的四成多。

   夜晚,孙可芳的收鱼船小心翼翼地航行着,作业船已经下了渔网,每条渔网都带着光标,在幽暗的海面上,一条一条光带连成片,密密麻麻地有些吓人。可出海32年的孙可芳还是中招了,被飘荡的一条数百米的流网给缠住了螺旋桨。

   忙活了两个小时后,长长的渔网才被割下来,晚上睡不着,记者和孙可芳聊起了“鲅鱼王”这个话题。“你知道现在一条作业船的渔网有多少吗?足足有1100多条,每条深15米以上,每条网有15多海里长,相当于28公里。”孙可芳说,5年前,10条作业船加起来,无论是吨位、网具数量、长度都顶不上现在的一条作业船。他指着眼前的雷达告诉记者,在方圆30海里的范围内,至少有上百条作业船,作业船张的渔网都紧挨着,过往渔船被缠住船桨,彼此的渔网缠在一起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我们渔民有个说法是 ‘鱼过四层网,网网都有鱼’,是希望每条网都能网到鱼。但是,这些年别说是‘鲅鱼王’不好找,鲅鱼的个头也逐渐变小,鲅鱼洄游北上产卵,沿途到处是捕鱼船,等着游到咱们青岛海域,还能剩下多少呢?”

   现状

   两成多收鱼船未出海

   为了卖个好价钱,孙可芳提前返航了。比他早出海的很多收鱼船,还在茫茫海上焦急地寻找着作业船,很多收鱼船一条鲅鱼也没有收到。在对讲机里,当得知孙可芳要返航后,很多同行焦急地请他帮着嘱咐一些作业船,给自己留出点鲅鱼来,这个时候,孙可芳苦笑了一下,自嘲了道:“明天能捞起多少鲅鱼,只有天知道。”

   鲅鱼盛宴背后的尴尬,还在延续着。当孙可芳的收鱼船返回码头,码头有些冷清,停靠的收鱼船显得有些拥挤,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船上空无一人。今年,沙子口渔港有73条收鱼船,还有两成多收鱼船没有出海。船老板老曲经营收鱼船很早,但是今年第一次没有出海。他直言不讳,今年海上的收购量不好,为了不赔钱,他只能在秋天出海。“1992年,我曾经收过一条30斤重的鲅鱼,有一米三四长,是在江苏海域收来的。”老曲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在沙子口外大公岛海域就能收到鲅鱼,那里离着渔港有20海里,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了,“前天,我外甥的收鱼船到了126海区,跑了17天,只收了3000斤鱼和600个对虾。”

   下了30年海的崂山渔民董福洪也经营着一条收鱼船,他也没出海。他同样怀念曾经的收鱼盛况。“5年前,那时候每天靠岸的船有20多条,现在只有三四条船上岸,上岸量下降了三成多,鲅鱼的个头也变小了。”董福洪说,沙子口渔港鼎盛时期的收鱼船有上百条,但是从2007年开始就逐渐下降了,现在也就六七十条。“2011年,我还到123海区去收鲅鱼,一船能收到两万斤,从2012年开始,收购量就开始下降了,同样是在123海区,去年我首次出海只收到7000斤鲅鱼,今年听说123海区产量更少了。”52岁的董福洪接着说,从2012年以来,沙子口收鱼船出海的距离越来越远,今年甚至有的船都跑到了157、158、159海区,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情,“那里距离沙子口渔港有300多海里,这个距离比前些年远了100海里,因为成本太高了,今年不出海的收鱼船有两成。”

   收鱼船在面临渔业资源匮乏的同时,还要面临着更多同行的竞争。近几年来,我市的红岛、黄岛,省内的石岛等地增加了很多大马力收鱼船,原先的收鱼关系网需要重新划分,这也是沙子口一些收鱼船没有出海的原因。“想要赚钱,只能升级收鱼船,我现在正在造一条400马力的大收鱼船,等着将来到远海去收鱼。”董福洪憧憬着。

   (记者 陈勇)

   专家说法

   近海鲅鱼汛期去年消失

   昨天,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显森介绍,我们所吃的鲅鱼,学名是蓝点马鲛。蓝点马鲛种群数量大,个头大,长得快,一年长到一斤重,三到四年能长到七八斤。这个群体还有洄游性,属于暖温性鱼类,每年的一二月份,越冬在济州岛海域外面的黄海南部、长江口外面的东海北部深水区。三四月份水温回升,蓝点马鲛逐步移到岸边。青岛近海出现鲅鱼时间,大约在清明节前后,过了清明节,蓝点马鲛在青岛近海海域形成产卵场。这是因为胶州湾有大沽河等河口,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水域肥沃。鲅鱼在青岛近海生长到11月份,寒流过来,蓝点马鲛又沿着洄游路线,回到原先的越冬场越冬。

   李显森说,经过多年调查,以前5月份,在岛城近海还能形成鲅鱼汛期,但是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出现鲅鱼汛期。这些年鲅鱼捕捞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最主要的是过度捕捞,再就是气候变暖带来影响,第三就是很多海域搞养殖,使得鲅鱼产卵场的环境被改变,让鲅鱼无从产卵。

   原标题:百斤“鲅鱼王”已然成追忆?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