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车日青岛划出"无车区" 空气质量达一级标准
来源:大众网 2014-09-22 18:13:00
移动监测车可以实时显示当前大气环境质量 李敏 摄
青岛交警在中山路上划出禁行区域。 李敏 摄
大众网青岛9月22日讯(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孙俊杰 王延进 陈刚 栾心龙)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青岛市交警部门在市南区中山路部分路段划出“禁行区”,严禁社会车辆通行。与此同时,青岛市环保局将移动监测车开到禁行区,通过对“无车”道路大气环境监测,该路段大气环境达到一级标准。
青岛机动车保有量“井喷” 无车日划出“无车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青岛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78万增长到200万辆,其中汽车数量从116万增长到160万辆,机动车污染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为切实做好“2014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期间的交通管制,确保活动有序顺利进行,9月22日9:00-11:00 ,青岛市中山路(太平路至天津路)区域划为无小汽车区,实行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期间,此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大型客车、其他公共交通(校车、通勤车等)以及消防车、急救车、婚丧车等特种车辆开放。
记者从青岛市交警部门了解到,交通管制期间,除上述车辆外,其他机动车辆一律禁止在中山路(太平路至天津路)南北通行,但允许东西向横穿各交叉路口。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进行区域看到,交警部门已经在管制区域的各通行路口提前设置了禁止和导向标志,该路段的私家车数量明显减少,中山路上可谓畅通无阻。
移动监测车实时显示大气质量 禁行区空气一级标准
在中山路禁行路段,青岛市环保局的移动监测车也开到了这里。据青岛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预报中心主任孙萌介绍,9月22日是无车日,环保局上周六开始就将移动监测车开到中山路上,对无车日前后共4天禁行区的道路交通环境进行检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台检测车具备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六项检测能力,检测仪上的数据每隔一小时更新一次,实时显示当前环境下空气质量。上午10点30分记者看到,检测仪显示PM10为0.045毫克每立方米,PM2.5为0.018毫克每立方米,中山路限行路段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而在无车日前一天,在相同路段,PM10为0.083毫克每立方米,PM2.5为0.031毫克每立方米,随着车辆减少,大气环境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黄标车污染排放多 “堵车”更易污染环境
记者从青岛市环保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23.89万吨。从车辆排放标准分类看,虽然国I前排放标准的汽车(高污染黄标车)仅占汽车保有量的2.25%,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却占汽车排放总量的10%以上;而国Ⅲ及以上标准的汽车占汽车保有量的67.7%,但其污染物排放量仅占汽车排放总量的40%。从车辆燃料类型分类看,汽油车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明显高于柴油车,汽油车一氧化碳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80%,PM则基本由柴油车“贡献”。
据介绍,黄标车由于其出厂时间较长,工艺技术落后,污染物排放比例较大,2013年,全市黄标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汽车排放量的37.11%;碳氢化合物约31.37%;一氧化碳约22.67%;PM约73.86%。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区主要道路汽车行驶速度逐年下降,汽车低速行驶产生的污染物进一步增大。从青岛市南区东部子站典型日二氧化氮时均值变化看,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交通高峰呈现正相关规律,即在早晚交通高峰时,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明显升高。
连续5年设有奖举报黑车 下一步继续整治黄标车
近年来,青岛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低于国I和国I排放标准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环保、财政、商务部门组成联合办理窗口,目前已发放补助资金9000万元,补助车辆10000多辆;市政府发布通告,实行低于国I排放标准黄标车限行管制措施,并于2013将限行范围扩大至市区全域和县级市主城区,从2014年11月1日起,青岛市建成区将全面禁行黄标车。2011年,青岛市出台油气污染治理以奖代补政策,对提前完成油气污染治理的单位,给予经济补助,目前已完成全市10座储油库、691座加油站和237辆油罐车的改造治理,发放政府财政补贴1100余万元,每年可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约8000吨,实现经济效益约6000万元。除此之外,青岛市连续5年开展黑烟车有奖举报活动,群众踊跃参与,受理黑烟车举报近4000件,兑现奖金16.45万元,道路黑烟车明显减少。
据悉,青岛市环保部门将继续开展黄标车淘汰工作,开展黑烟车有奖举报和旅游旺季机动车排气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强化黑烟车路查和黄标车禁行的查处,加大机动车排气路查遥感监测和停放地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柴油车尾气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加强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设施的监督检查等。
责任编辑:赫洋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