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奇石门店越来越多 上千石头玩家半数是老板
来源:青岛晚报 2014-09-16 15:03:00
一块命名为“岁月”的玛瑙奇石售价1亿;“鸡雏出壳”的售价1.3亿;著名的“中华神鹰”售价1.2亿元……因为“质、纹、色、形、韵”兼具,国内奇石市场上频现身价破亿的“疯狂石头”。记者探访岛城奇石市场了解到,我市活跃着上千名以石为生的人,在全国玩石圈颇具影响力。目前,青岛一年的奇石交易额在5000万元左右。
热门奇石 崂山绿石身价看涨
徐小平只是青岛奇石圈玩石人的一个缩影。在青岛,活跃着上千名以石为生的人,至于爱石和收藏的人群,则更为庞大了。徐小平介绍,青岛一年的奇石交易额在5000万元左右,这些石头多以几万元成交。 “今年我们奇石协会组团去全国各地采购石头,就花了几千万元。 ”
据介绍,近年来,藏石、赏石、玩石的雅趣在岛城悄然流行,藏石界较为关注的石种主要有:内蒙古葡萄玛瑙石,其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广西彩陶石、安徽灵璧石,由于资源少,市价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青岛崂山绿石和广西大化石,它们是目前石市上价格上升最快的石种,行情非常看好;还有南京雨花石、山东临朐五彩石,也备受藏石爱好者推崇。
近几年较受关注的石种还有新疆石、青海黄河源石、贵州红石和柳州三江彩卵石、广东的英石、蜡石和孔雀石等,它们都有较大的升值空间。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收藏市场上,奇石因品种、造型、意境等诸多因素,价格相差悬殊,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同一体量(指规模和重量)的奇石,价格相差几十倍乃至上千倍的也有。
传奇玩家 四处借钱采石数吨
昨日,十五大街古玩城一家奇石店内,青岛市根雕盆景协会副会长徐小平正在把玩手中的奇石,他刚从内蒙古淘回来一批不错的石头,正在构思如何摆设出精美的石景。在青岛奇石圈摸爬20多年,徐小平对于这个行业了如指掌,谁家有好石头,来历如何,价值多少,他都一清二楚。上世纪80年代末,一次机缘巧合,徐小平开始步入奇石圈子,如今他依靠卖石头已经积累起了千万身家。当时石头资源丰富,人们的投资意识也没有现在这么强,石头的价格普遍较为低廉。当初四处借钱从全国各地购买的几吨石头,成了他发家的本钱。“当时其实也属于误打误撞,没想到后来石头的身价飙升那么快。 ”徐小平感慨。就在几天前,他收藏了20多年的奇石被一位外地的奇石爱好者相中,对方出价30万元将其买走。虽然卖出了高价,但徐小平依然有些惋惜,“如果按照这块石头的实际价值来说,还是卖便宜了。 ”
在徐小平的店内,摆满了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石头,而且每块石头都取了名字,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如一块作为镇店之宝的树化玉,标价高达280万元,这是徐小平20年前从缅甸淘回来的,仅路费就花费不菲。
古玩市场 卖石门店越来越多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十五大街古玩城、山东路古玩市场等多个大型古玩市场发现,与往年相比,如今经营奇石的门店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广西、内蒙古、新疆、广西等,全国各地的石头都可以找到。
在这几家古玩城内,随便走进一家奇石店,都仿佛走进了微型的奇石博物馆,各种造型奇特的石头摆满了房间,价格从几千块钱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都有,重量则从几两到几斤,甚至几吨重的石头都有。记者注意到,不时有顾客到店内观摩选购,这些人中,既有藏石爱好者,也有普通市民。
记者了解到,玩石圈最值得自豪的是家中有几件别人玩不到的东西,为了寻找好的石头,青岛石友们寻石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不管是遥远的新疆戈壁,还是内蒙古大草原,西南大峡谷,只要有好石头的地方,都有青岛石友的身影。正因如此,青岛石友在全国玩石圈里有很强的影响力,全国知名的大藏家也有一批。不少北上广等外地藏家,会慕名来青岛淘石头,尤其是近年来身价暴涨的崂山绿石,受到他们的青睐。
藏石主力 企业家占据半壁江山
奇石动辄几万元,究竟什么人在消费呢?记者了解到,企业家依然是赏石、藏石的主力,他们很多人把奇石作为家中或者办公室的装饰品。 “奇石和字画都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企业家们在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必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奇石就受到了他们的青睐。 ”徐小平介绍,目前企业家群体占到了购买量的半壁江山。一个新的趋势是,近年来,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加入了玩石、赏石的大军中,他们中有大学老师、有普通职工,受限于经济实力,他们一般不会花费几万元买一块石头,但几千元和万元左右的石头,往往受到他们的欢迎。
“这个价位的石头性价比比较高,放在家里作为装饰非常有品位。 ”徐小平说。
新闻延伸
奇石造假有三类
奇石贵在浑然天成,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以“深加工”方式伪造天然奇石高价兜售。目前,造假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染磨法,主要针对画面石尤其是卵石。用色料涂染石面,经过化学药物或蒸煮等方法制造人为的图案;或者在原来的图案上用画笔填补不足之处再涂漆;又或者利用石头的不同层次色彩,以手工或机械磨掉表层颜色制造出所需要的图案。
二是夹层法,也是用于画面石。即用机械加工至石头里层,然后用石粉混上化学材料或颜料填充后打磨,不仔细看还真难以看出破绽。
三是打磨法,主要针对造型石。造假者为迎合“瘦”、“漏”、“透”、“皱”的传统审美标准,用砂轮机打磨石头或穿洞“整容”,又或者用浓硫酸对石头酸洗“瘦身”,模仿真石的石质、色彩,并粘拼人工石料。(记者 李德银)
责任编辑:赵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