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人才政策吸引力强 三百名校博士想来扎根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陈珂   2014-08-15 07:04:00

关键词: 名校 青岛人才 青岛科技大学 人才战略 硕博

   自全国37所名校的248名博士扎堆青岛求职,我市为此设置了1119个高层次职位。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2014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集中活动在人才市场举办,81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参会招揽人才,不少博士得知青岛的各项优惠政策后,表示乐意在青岛工作。统计显示,共有309人次投简历。记者采访发现,博士们拥有很重的科研意愿,多数倾向于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只有少数企业受到博士们的关注。

   名校博士生来青岛求职

   “我的本科是在石油大学读的化工专业,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希望能回到母校工作。”昨天上午,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摊位前,一名清华大学的女博士以校友的身份毛遂自荐。现场的招聘负责人翻看她的简历,同时询问她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情况,是否有署名第一作者的文章发表。“交流的时候有点紧张,说起论文的时候我也着急,因为有两篇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都在审核中,明年博士毕业前发表出来,应该不是太难。”这名清华大学化工系女博士告诉记者,她老家在济宁,很希望回山东工作,能到母校工作是自己的愿望。

   千余高级岗位静待博士

   今年我市开展了 “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系列活动,把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请进来”,提供一个了解青岛、爱上青岛、选择青岛的机会,借此引进一批符合青岛产业发展方向的创业创新人才。活动从2014年5月开始,预计到11月结束。

   在昨日的这次 “2014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集中活动中,我市共吸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37所国内重点高校的248名博士与40余名高校领导齐聚青岛。青岛市精选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所和驻青高校等81家单位参会,提供高层次人才岗位1119个、合作项目34个,主要涉及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建筑工程、机械设计、文史法律、金融财务、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领域。

   高校科研院所最受青睐

   记者昨日在集中活动现场看到,大多数博士都围在诸多的高校、科研院所摊位前,有的甚至能排起二三十人的长队,而在数量占优势的企业摊位前,则显得十分冷清。从简历接收的情况来看,科研院所至少能收到近20份博士简历,多的甚至能达到近百份,而企业收到的博士简历多的一二十份,少的仅有几份。这其中的差别,除了招募专业设置种类和数量不同外,也与科研平台、编制、博士们的求职观念有密切的关联。

   现场活动中,提供岗位最多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招聘150名博士教师,其次是青岛理工大学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分别招聘90名博士教师和80名科研人员。“我比较想去高校或者研究所,觉得这样的平台比较大,也容易申请各种基金项目,我的师兄师姐们也都是这样找工作的。”一名北京大学的在读博士表示,读书那么多年,很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做科研,而且也习惯了高校、科研院所的氛围和工作方式。而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则表示,除了科研平台和博士领域的求职观念这两项主要原因外,编制也是博士们倾向于高校、院所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企业招博士往往限定某一个专业,而高校和院所涵盖许多专业,这也是投简历人数差距大的一个原因。

   青岛人才政策吸引力强

   来青师生对青岛制定出台的以“人才特区”、安家补贴、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创业中心和人才奖励为主体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以及良好的人才战略和发展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岛宜人的气候、宜居的环境、优越的政策、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了诸多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的目光。本次集中活动共有309名博士投简历,达成初步就业、项目协议的有164人(次)。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海云博士、浙江大学的部建雯博士与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正式项目合作协议,他们将在十字花科蔬菜根种病综合防控技术上进行创新项目合作。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青岛市放眼国内外,主动“走出去”引才,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等22个省外重点城市开展引才活动,采用大型推介、综合招聘、行业专场和组团参会等形式,围绕我市急需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重点加大硕博毕业生校园招聘力度。共发布岗位需求13258个,达成来青就业创业意向2.84万人,与全国124所重点高校达成了高层次人才长期供需合作意向协议。(记者 陈珂)

初审编辑:高忠业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