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青岛图书馆推广24小时开放 高校图书馆居民也能借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于顺 刘海龙   2014-07-14 06:00:00

关键词: 图书馆合作 高校图书馆 借书 开放时间 自助

图书馆推广24小时开放 高校图书馆居民也能借

   我市出台公共文化服务规划 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要达到人均1.5册以上

   2013年,我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进一步做好后续建设工作,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青岛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2014—2016年)》,将在全市打造东岸、西岸和北岸三处文化中心,同时努力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市及各区、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要达到本区域常住人口人均1.5册以上。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城乡一体化 打造三大文化中心

   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改扩建、市美术馆维修改造以及市图书馆改造立项、市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等工作,提升和完善城市东岸文化中心,整合黄岛区文化设施资源,打造城市西岸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包括青岛市现代美术馆、青岛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在内的青岛文化艺术中心,形成城市北岸文化中心。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文化中心建设,初步形成“三城联动、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大青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集聚区和辐射带动示范区。

   建特色综合文化设施

   有条件的区、市要积极规划建设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综合体,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综合文化中心。2016年前,基本建成或开放李沧区市民公共服务中心和李沧区东部市民文化活动中心、黄岛区市民文化中心、城阳区文体艺术中心、即墨市市民文化中心、胶州市市民文化中心、平度市市民服务中心和公共文化中心、莱西市市民文化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鼓励有独特地方文化资源的区、市建设特色博物馆。

   村文化中心达“六个一”

   到2016年,全市各镇 (街道)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并完善功能布局和设施设备配备。行政村、城市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低于300平方米。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达到 “六个一”,即有一个多功能厅 (文体活动室)、一个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一个公共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一个特色文化展示室、一个宣传橱窗(阅报栏)、一个文化广场。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馆藏书每人1.5册以上

   我市将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市及各区、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要达到本区域常住人口人均1.5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6次以上。

   开展城镇数字电影室内放映点试点,推动农村电影从露天放映向室内放映过渡。农家书屋中的数字书屋比例达到30%以上,2016年前新增特色书屋60家。每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至少配备1辆流动服务车,面向基层和农村开展流动服务,公共图书馆每年开展流动服务不低于6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5场以上、展览12场以上。

   图书馆推广24小时开放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开放,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到2016年,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群众数量达到700万人次以上。在全市公共图书馆推广24小时自助开放服务项目,使全市公共图书馆具备全天候自助借阅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儿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搭建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要设置方便残疾人以及老年人、未成年人的设施设备、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各级公共图书馆要设立视障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每个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针对每个特殊群体至少打造2个专项服务品牌。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强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到2016年,市图书馆形成10个以上特色数字资源库,资源量不低于50千兆。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千人有两名文化志愿者

   在基层公共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根据“规划”,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有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全市文化志愿者人数不低于全市常住人口的千分之二,建立文化志愿者电子档案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库,实现文化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到2016年,全市各级群众文艺演出团队达到10000支以上,全市群众文艺队伍人数不低于常驻人口总数的1%。每个区、市至少要培育10支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艺术水准的群众文艺代表队,每个综合文化站要打造3至5支特色文艺队伍,每个村(社区)要有1至2支业余文艺团队。

   探访一 自助图书馆月借3000人

   从5月24日开始,青岛市图书馆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开始运行,市图书馆外借部禄主任告诉记者,根据统计,6月份通过自助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市民达到3000人次,流通人数达到2万多人次。

   “市图书馆的自助借阅系统与国内外其他地方的不同,我们改变了常见的自助机模式,改为了开放式借阅模式。”禄主任介绍说,市图书馆专门拿出20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自助图书馆,无论是面积、方便程度和图书量都比以往的自助图书馆有所提升。自助图书馆在市图书馆大门的西侧,门口有一个跟银行自助取款机类似的刷卡器,只有持身份证办理过借阅证的读者刷卡才能入内,读者入内后,按照自动触摸屏上的提示进行自助操作,借书和还书都将变得非常方便。从进入借书或还书程序,到核对信息到确认信息,只需大约15秒钟时间。

   “我们留意了一下,每天早晨工作人员整理图书时,书筐里大约有70本还回的图书,也就是说每天晚上来自助图书馆的人大约为50人。”禄主任说,24小时自助图书馆解决了许多读者在每天下午5时30分图书馆闭馆后的借书难题,近两个月的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无论是老年读者,还是中青年读者和少儿读者,对自助借阅系统的操作都非常容易接受。

   探访二 高校图书馆居民也能借

   今年5月22日,黄岛区灵珠山社区学院 “读书社区行”活动启动,现场向灵珠山街道近300名社区居民发放了阅览证,灵珠山街道社区居民也可凭身份证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办理借阅证免费借阅图书。同一天,青职学院在灵珠山街道办事处设立的社区“便民书屋”启用。据了解,灵珠山社区学院图书馆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第一个社区分馆,受益的社区群众能达到1.3万人。

   “我们社区便民书屋成立快两个月了,从运营情况来看,由于正值农忙时间,前来借书的社区居民不太多,平均每天能有5人前来借阅,每人借3-4本,每个月书籍流通量在20-40本,一般周五来借的比较多。”昨日,灵珠山街道便民书屋图书管理员杨丹向记者介绍,社区书屋虽然藏书数量不大,仅有4000多册,但在选购图书时综合考虑了乡镇居民的要求,涉猎的种类比较齐全,例如农业、畜牧业、保健、养生这些老百姓关心的书目都有。“从现在看,文学类书籍借阅的比较多,可能是大家都愿意看小说吧。”杨丹说,考虑到社区书屋的规模,街道选择和青职学院图书馆合作,根据居民调查问卷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到青职学院图书馆调阅一批大家想看的书,这样让两边的书流动起来,社区居民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大。

   另外,街道社区书屋正在推进电子借阅模式,通过设立数据库,社区百姓通过家里的手机、电脑就可以登录网上图书馆,随时随地查阅里面的电子书。(本版撰稿 摄影 记者 于顺 刘海龙)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宇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