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中国拳击的发源地 第一条好汉名叫江志璧
来源:城市信报 2014-05-22 14:32:00
江志璧在指导他的学生
1904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拳击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拳击项目的历史却远不止此,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有这样的记载:“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址”;在中国,拳击也早在19世纪末便随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进入中国。而青岛因特殊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拳击的发源之城。
青岛拳击起源于码头
拳击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的诞生可以追溯至3000年前的古希腊时代,那时候拳击是克里特岛上的一种争夺“头人”和“王权”的剽悍的格斗方式,非常受人欢迎。后来,这种特殊的格斗方式从贵族逐渐流入民间,成为广大奴隶们的一项选拔强者的体育运动。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对拳击的历史十分有研究,他介绍,到了公元前688年,第23届奥林匹克竞技会已将拳击列入了当时的比赛项目。而现代拳击的创始人,却是18世纪的英国拳击家布劳顿,由他所首创的拳击竞赛规则也最早产生于英国,后风行欧洲。
“青岛是中国拳击的发源地,早在18世纪末,德国殖民者就把风靡欧洲的拳击带入了青岛。”王铎介绍,拳击的进入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到19世纪初青岛人基本上就都知道这项运动了,并且根据它的英文译音称拳击为“鲍克斯”。但20世纪20年代以前,拳击在青岛还是贵族们的运动,仅限于寓居青岛的有钱洋人和船员、水手等,坊间鲜有教习。而真正使青岛拳击走入民间的,还是后来美国兵驻守青岛的时候,所以说拳击在旧时的青岛,实际上是一种“码头文化”或“水手文化”。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太平洋舰队正护送着国民党青岛保安大队李先良部,从崂山进驻青岛。据老人们说,从那以后,几乎每个周末都能在前海沿儿一带,看到美国水兵在军舰的甲板上捣“鲍克斯”。有时候,美国水兵相互对打腻了,还会找几个收破烂的、打扫卫生的青岛人上去比划比划。“跟美国兵一对一的对打不同,美国兵跟青岛人一般是打车轮战,就是几个青岛人一起上,打一个美国兵。但即使是人多,通常几个青岛人也会被美国兵打得鼻青脸肿。”王铎说,作为报酬,这些“陪练”总会在下船时得到一点儿报酬,有时候会是几美分零钱,有时还会得到几个过期的鱼肉罐头。
后来,一些勇敢的青岛人为了养家糊口,开始主动到军舰上充当人肉盾牌,他们在与美国兵的对打过程中,打掉了自己的惧怕,也学到了一些拳击技巧,在青岛港闯码头的人们眼中,他们就成为了青岛的第一代拳手,是码头上的“老大”。王铎介绍,旧青岛有名的“八大锤”和“四小锤”,都是闯码头的,他们应该是最早接触拳击的青岛人。没过一年,这些人还将美国人的拳套带回了家,有计划地进行练习。所以在盛夏的夜晚,只要你走在观海路和金口路一带,就会听到隔墙传来嘭嘭嘭的拳击声。“这就是青岛拳击历史的真正开始,是民族屈辱历史下的一段反抗者的自发的体育运动。从那时起,青岛这座被几代殖民者统治过的海滨城市,就被称做是‘拳击的故乡’,它也是中国拳击的发源地。”王铎说。
虽然当时上海等地也有外国殖民者的码头,但中国的拳击运动起源于青岛绝非偶然,“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良的港口即使是在100多年前也可以停靠大型的军舰、货轮,而且港口与市民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水手们在甲板上练习拳击很多人都可以看到,所以易于拳击的普及和传播。”王铎介绍,与青岛的地理优势相比,上海虽然也有殖民船舶停靠,但却远离市区,黄浦江两岸虽然热闹,但那里水浅,大型舰船根本无法驶入,真正的港口都在崇明岛,所以船上的水手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当地人,而上海人也不会跑那么远去看水手们打拳。
青岛第一条好汉——瓦西
青岛拳击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王铎介绍,青岛的拳击历史基本经历了从20世纪初的“启蒙时代”,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探索时代”,到50年代至70年代的“民间时代”,80年代的“专业对抗比赛时代”和90年代以后的“职业化时代”。在这几个历史时期中,名家辈出,各路好手风起云涌,相继称霸拳坛,将青岛的拳击推向了高潮。
“解放后青岛的第一代拳击家,也正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拳击家,有些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关照。当时,他们是以自己的人品和个性影响着中国拳击的发展,也创造出了青岛拳击界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王铎说,老青岛人对于上个世纪60年代青岛拳击界的“三驾马车”一定不会陌生,他们就是江志璧、杜学礼和于学恕。这三位拳师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门授徒,且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对于青岛拳击事业的推动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三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江志璧,艺名“瓦西”,人称“青岛第一条好汉”。
上个世纪60年代,“瓦西”这个名字在青岛可谓是如雷贯耳。王铎说,那时候只要一提到“瓦西”,人们就会联想起“翅鳞”、“涨颠”、“展扬”这些青岛独有的词汇。这些青岛话都有风光、桀骜不驯和目空一切的意思。“十几年前,我曾有幸采访过这位青岛拳坛的风云人物,那时候他已经68岁,个头不高,鬓发斑白,但仍保持着‘包打天下’的拳击家风范。”王铎介绍,江志璧是青岛人,最早他是个撑杆跳运动员,20岁的时候被选到山东省体育训练队。1958年,贺龙主管体育运动,决定在1959年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设立拳击项目,于是各省开始挖掘练习拳击的好苗子。因为撑杆跳跟拳击一样需要超强的臂力,于是江志璧就被选到了山东省拳击队,与他同期训练的还有青岛的杜学礼、赵国铭等。那时候中国与前苏联关系非常好,所以在省队锻炼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起俄文名字,“瓦西”这个艺名就是那时候取的。那时候队里还有叫“费加”“阿廖沙”的,只是后来江志璧搞拳击出了名,大家都记住了“瓦西”这个名字,而别的就渐渐被淡忘了。
加入省拳击队后,“瓦西”随队去上海参加了华东拳击训练班,指导老师就是著名的“亚洲毒蛇 ”郑吉常。江志璧曾说,自从跟随郑老师学习拳击之后,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拳击事业。但可惜的是,努力的训练没有让他站在全国运动会的赛场上。第一届全运会召开之前,在南京的一次拳击比赛中发生了意外,一位拳手在拳台上被打死了,所以国家临时取消了全运会上的拳击比赛。得到这个消息时,瓦西和队友们非常沮丧,但因国家体委没有说从此取消这个项目,所以他们还是满怀希望地继续练习。1960年,江志璧被分配到了新疆体校当体育教练。1962年,为了服侍母亲,他回到青岛,在自家院子里开始了民间拳击生涯,他以拳会友,没过多久就在岛城名声大震,成为了人们口中的“青岛最能打”。“他曾对我说过,多少年来,他没有一刻离开过拳击,连做梦也做的是拳击的梦。”王铎说。
传说中的两江大战
在青岛拳击界曾流传过一场神秘的“两江大战”。王铎介绍,这两江指的一个是“瓦西”江志璧,另一个则是“山东足球先生”姜通。这场发生于1968年夏天的对决,可以说是青岛业余拳击运动盛极一时的真实写照。
“姜通本是山东足球队的边锋,膀大腰圆,臂力过人,平时就爱好拳击和摔跤,在济南十分出名。”王铎说,“两江”的相遇是在1968年的夏天,那时江志璧在朋友家中结识了姜通,这时有人提议让两人比一比,究竟谁的拳技更胜一筹。江志璧本就喜欢以拳会友,姜通也不含糊,于是两人就都同意了。一开始他们选定的比赛地点是青岛九中的教室里,但因场地过小又换到了第一体育场的排球场。在这个过程中“两江大战”的消息不胫而走,几天的工夫就轰动了整个岛城,到了比赛当天,第一体育场竟然已经聚集了两千多人前来观战,这下子连体委和公安局的人也被惊动了。小小的排球场是挤不下了,他们又把比赛地点改到了不远处的足球场,但那时刚刚下过雨,场地泥泞根本不适合拳击比赛,况且这个室外足球场没有看台,围观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结果这场筹划了一周的“两江大战”就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比赛环境中流产了。几天后,还有些不明真相的青岛人到处宣扬说,他们在汇泉体育场看到了岛城最高水平的拳击大战,其实这场对决根本就没比成。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责任编辑:刘宇昕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