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库捐赠眼角膜首入青岛 十位患者重见光明
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永强 2014-04-09 08:33:00
大众网青岛4月8日讯(记者 王永强 通讯员 郭振)“我终于有了明亮的双眼可以上学了,万分感谢青岛眼科医院的专家!” 4月6日,家住莱阳市的15岁初四女孩张丽慧(化名)高兴地告诉记者。记者从青岛眼科医院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教授团队亲自为小丽慧左眼做了角膜移植手术,使她重见到光明。而她新换的“眼睛”来自遥远的美国西雅图国际眼库,捐赠的10只角膜跨越太平洋,从美国西雅图空运到青岛,这是目前青岛市接受的最大一批眼角膜捐赠,也是来自国际眼库的眼角膜首次从青岛入境。
“点亮”希望
美国角膜植入10位患者眼中
家住莱阳市的15岁初四女孩张丽慧不幸患上了双眼圆锥角膜,疼痛、畏光的小丽慧无法上学,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没有可供移植用的眼角膜。
4月1日下午,承载着来自美国西雅图的10只眼角膜的航班徐徐地降落在青岛流亭机场。
由于人体器官入境手术复杂,而且角膜从人活体上取下后的细胞存活期大都局限在十天时间左右,青岛眼科医院工作人员火速赶到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海关工作人员快速核对相关资料并为角膜入境开通“绿色通道”,青岛眼科医院医生完成了爱心接力。
“国际眼库捐献的10只眼角膜空运抵达青岛,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漂洋过海爱心大接力。”青岛眼科医院眼库主任高华副教授说,“非常感谢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等相关部门为本次捐赠做出的巨大努力。”
当晚11点,青岛眼科医院手术室仍灯火通明,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教授团队忙而不乱,角膜病科全体医生加班加点,将这批漂洋过海的珍贵的眼角膜被植入患者眼中。
谢院士说,青岛眼科医院角膜病科代表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只要有眼角膜材料,手术都很顺利成功。
苦盼九年
大洋彼岸飞来“光明礼物”
“我苦盼光明九年了,在我48岁生日时大洋彼岸飞来的这份礼物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在眼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来自黑龙江的患者刘家强,老刘左眼患有“病毒性感染角膜炎”9年,他只能在黑暗和摸索中痛苦生活。刘家强来到青岛眼科医院求医,经过谢立信院士团队的角膜移植手术,用上了这批“洋角膜”,一周时间,他的右眼就看到了光明。
“换上外国人的‘眼睛’,会不会眼睛就变蓝色了?”老刘笑着询问高华主任。
眼科医院高华副教授介绍,眼角膜是眼睛前部无色透明的表层,像透明的镜头,上面没有血管,是人眼的主要构成元素,常见的眼角膜症状为眼角膜因疾病、外伤、感染变得混浊,或有其他原因视力就会骤然下降,它像汽车的挡风玻璃一样容易损坏;角膜移植没有地域、人种、年龄、性别的局限,角膜成分都是一样的。
人的角膜是无色透明的,眼珠的颜色其实是虹膜的颜色。色素细胞中色素量的多少决定了虹膜颜色,含色素越多,虹膜颜色就越深,眼珠颜色也就越黑。东方人虹膜中色素含量多,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白人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着血管,所以眼珠呈浅蓝色或绿色。
专家呼吁
角膜捐献者稀少建议人体器官捐赠立法
山东省人大代表、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史伟云教授介绍,这是来自国际眼库的眼角膜首次从青岛入境,我国目前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约有400万人,由于眼角膜资源稀缺,全国每年能进行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仅5000例左右。
史伟云说,器官移植考验个人生命观和价值观,有时候本人愿意捐献,但家属并不同意,最后关头打了“退堂鼓”。器官捐献是无偿自愿的,呼吁人体器官捐赠立法,另可考虑建立器官捐献基金会,在捐献者自愿的情况下给捐献者属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绝不是器官买卖行为。
年捐70例
眼库零库存难以满足需求 患者排队等待
高华副教授说,青岛眼科医院红十字角膜库是青岛市唯一一家眼角膜捐献机构,2011年至今,成功捐献眼角膜的捐献者仅70余例。目前,角膜库存为零,而在青岛眼科医院等待角膜供体的登记患者上百位。
据卫生部统计,全国角膜病致盲患者约400万人,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眼角膜供体的不足,每年全国只能进行5000例角膜移植手术,许多患者等待终生也得不到手术机会。
与庞大需求相比,角膜捐献实属杯水车薪。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高、复明质量好,但制约因素主要是没有充足的角膜供体。目前,国内专业眼库较少,关于角膜捐献的公众教育和人文关怀,也还在努力中。传统思想仍是阻碍人们捐献角膜的主要问题。角膜捐献的不足,严重导致大量需要移植手术的病人错失治疗时机,生命陷入茫茫黑暗。
角膜捐献详细信息可登陆青岛眼科医院红十字眼库网址:http://www.sdeyei-h.edu/eyeBank
或拨打电话:0532-85886120
相关链接:
器官捐献与移植是人类医学发展的一个巨大成就,它曾经挽救了无数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但在中国,器官短缺状况却十分严重,每年都有很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在无奈的等待中逝去。据了解,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能实施的器官移植手术却仅有1万例,明确表示自愿参加器官捐献的人数也只有2万人。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在北京举办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也于同日正式开通。
中国红十字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介绍,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为1:30,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1:3,我国面临严重的器官短缺。
2007年5月,国务院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10年,原卫生部联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赵白鸽介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正式开通。公众可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是我国器官捐献工作进展、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以及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资格查询等信息的权威发布网站。该网站将与全国各省、市、县级登记管理机构及红十字会网站进行链接,方便公众访问或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
■相关新闻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登记捐献器官意愿
据中新社电,在活动现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李金华等人在协和医院登记捐献器官意愿。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鼓励党员、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
责任编辑:孙亚楠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