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2-80902818转808

投稿信箱:dzwqdz2012@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青岛新闻

71家废气超标企业接“限令” 其中热企39家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4-03-21 14:18:00

关键词: 废气;超标;限令

  2013年9月1日起,《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建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山东省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等6项标准已实施。根据山东省环保厅《关于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通知》要求,自2014年3月1日起,青岛市相关工业企业外排废气污染物必须执行新标准限值要求。但经对全市涉及废气排放的工业企业清查,青岛市仍有71家废气排放企业不达标,市环保局印发《关于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的通知》,决定对71家企业分类分期实施限产治理,并再次强调对限产治理到期完不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必须停产治理。
  市环保部门决定,对至2014年3月1日仍未达标排放的重点企业实施分类治理。其中,对超标排放的一般生产性企业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期限至2014年6月1日,到期仍不能达标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超标排放且只承担居民集中供热的企业,应在保障正常供热的前提下压低生产负荷,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在2014年4月5日采暖期结束后实施停产治理。
  对超标排放且部分承担居民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应在保障正常供热的前提下压低生产负荷,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在2014年4月5日采暖期结束后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期限至2014年7月5日,对到期仍未达标的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生产工艺特殊或承担重大民生工程的超标排污企业,应由企业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暂时不能停产治理的原因、采取的临时减排措施和时限,经市环保局核实后,报省环保厅审查批准。
  数据显示,实施限产治理的一般生产性企业有32家,承担居民集中供热的企业有16家,部分承担居民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有23家。记者登录山东省环保厅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信息平台发现 ,超标排放的企业当中,热电联产企业不少,比如,青岛市北区热电股份(1-4)在3月19日17点被监控信息平台监测发现二氧化氮处于超标排污的状态,氮氧化物监测值为737,标准为200,超标达到了2.7倍;青岛电厂(2)被监测发现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监测值为582,标准为200,超标倍数为1.2倍;青岛崂山区东亿热电(1-3)被监测发现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监测值为438,标准为200,超标倍数为1.2。
  今年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岛城上月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为58.6%
  20日,青岛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黄洁清在网络问政中透露,《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经确定今年修订,并将有望在2015年颁布实施,同时,2月份岛城的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为58.6%。
  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黄洁清表示,现行《条例》是2001年制定并颁布实施,“当初青岛的大气污染类型主要是以煤烟型为主的,但近年来雾霾天气不断加剧,青岛的大气污染也从以煤烟型为主发展为燃煤污染、扬尘、机动车排气、有机废气为主的复合型污染 ,因此,对条例的修订势在必行。”黄洁清表示,《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已经列入市政府2014年立法调研计划,并力争于2015年颁布实施。
  有网友提出,很多时候感觉空气污染挺厉害,可市环保局公布的PM2.5空气监测浓度并不高,便怀疑“监测点位是不是多分布在沿海一带”。黄洁清对此回复称,点位的布设,国家有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是综合考虑了城市的人口、区域面积等实际情况,按照均匀分布、体现各功能区空气质量的原则进行布设。目前,青岛市区共有13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其中崂山区3个,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和开发区各 2个,用于综合评价市区空气质量,每个点位均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臭氧、PM2.5、和PM10六项指标,由于各点位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不同,监测数据也各有差异。
  此次网络问政,环保局还针对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发布数据,称目前主要采用统计模型开展预报,从今年2月份开展试报以来,准确率为58.6%。 
    http://bddsb.bandao.cn/data/20140321/html/12/content_1.html

初审编辑:赫洋
责任编辑:刘岳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