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0个城市66个环比涨 青岛涨幅低于全国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3-12-19 07:37:00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在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情况方面,与前一个月相比,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6个。青岛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0.4%。
京沪广深领涨全国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初步测算,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涨幅为0.6%,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延续前两个月的涨势,继续领涨全国,11月的房价同比涨幅仍旧保持在2字头。其中,上海涨幅最大,达到21.9%,北京、深圳、广州列二至四位,分别为21.1%、21.0%、20.9%。
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与前一个月相比,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上涨的城市有63个。与去年同月相比,今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8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11月份房价数据时指出,房价环比涨幅继续收窄。从4个一线城市的情况看,11月份,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10月份有所缩小,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与10月份相同。从二、三线城市的情况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比10月份收窄的城市也有29个。
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房价上涨较快城市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提高了二套房交易成本,增加了保障性住房供应。特别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市场交易有所降温。
从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看,涨幅扩大的势头明显见缓。初步测算,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平均涨幅比8月份扩大了0.9个百分点,10月份比9月份扩大了0.7个百分点,11月份比10月份扩大了0.2个百分点,呈现逐月缩小态势。
岛城二手房环比涨0.1%
青岛11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9.9%。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0.4%。10月青岛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9.4%,可以看出,青岛房价环比涨幅保持平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仍呈现扩大趋势。此外,11月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3.1%,与上月的2.9%涨幅相比也呈现扩大趋势。
纵观11月岛城楼市,随着年末的到来,各大开发商已进入全面销售业绩的冲刺阶段,不少楼盘推出大力度优惠来吸引购房者下单。来自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市新建住宅卖了13102套。
不少新盘“低开高走”,即首批房源开盘时价格较为实惠,取得开门红后,再逐步将价格提高,如地处新都心片区的某新盘10月首次开盘时,以13000元/平方米的均价推出,而周边相同品质楼盘的价格都在14000-15000元/平方米左右,“低价”路线拉动了较大的购买力,随后不久推出的新一批房源很快就攀升至每平方米一万四五千元。
如今2013年已进入尾声,由于天气转冷,购房者出门看房买房的意愿下降,12月以来,接连两周全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持续低迷,不过价格仍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太大变化。记者登录几个网站的房产交易平台看到,大量二手房房源挂牌出售,多数房源议价空间较小,但也有小部分房东因急用钱,大幅降价出售房子。“我在敦化路那边有个84平方米的套二房子,眼看孩子大了,想卖掉这套换个套三房,但接近年根儿,看房的不多。”市民于女士告诉记者,从最初开价108万元降到了99万元,她希望能尽快卖掉,好实现全家的换房计划。
展望:
“商品房归市场 保障房归政府”
房地产市场管理现重大进步 “无形之手”将发挥主导作用
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仍旧呈现普遍上涨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与上月相比,1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6个,与去年同月相比,上涨的城市继续保持69个,房价的环比涨幅进一步收窄。与此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国民经济中市场的主导地位。与单纯围绕房价展开的行政性调控相比,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房地产市场管理改革的新思路、新方向。
多年来,限购、限价等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调控手段密集出台,却让房价陷入“屡调屡涨”的怪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经济改革方向,明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会显著提高,意味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 “无形之手”的作用,减少政策“有形之手”的干预。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涉及房地产的内容不多,但房产税、增加供应等应对当下楼市问题的很多措施都提到了。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随着改革的落地执行,房地产市场有望回归平稳。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针指引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房价的房地产调控只字未提,只提出“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如往常一样强调调控,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上,这无疑是在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此,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强调政府在保障房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反映出解决住房问题思路在转变,即“商品房归市场、保障房归政府”。
回顾过去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提出坚持调控不动摇,促使房价合理回归;2012年提出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而今年则没有提房地产调控。循着过去十年高频率、大力度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历史轨迹来看,毫无疑问,这是在房地产市场管理方面的重大进步。观察:楼市上涨成“强弩之末”?
分析人士:不动产登记等多项改革举措启动,部分地区楼市上涨将难以为继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行政限购措施并没有放松;另一方面,随着不动产登记、房地产税、保障房建设以及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等多项改革措施的启动,各地楼市将出现进一步分化,部分地区楼市上涨难以为继。
政策不讲“情面”市场更加“无情”
今年10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沈阳、武汉、南昌等城市相继延长非户籍人士限购年限,提高或者研究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
一方面限购措施并没有放松,另一方面市场约束进一步加强。不久前,香港李嘉诚抛售上海、广州等地物业资产,被万科创始人王石等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依然坚挺,但成交量出 现萎缩。
北京市朝阳区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区住宅空置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万套中小户型的住宅面积。
据湖北房产研究机构统计,武汉市住宅空置率水平达24%左右,这意味武汉有四分之一的房子无人居住。
国务院明确要求,在2014年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随着房地产税立法以及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启动,将会对存量房产生挤出效应。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已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专家认为,保障房的有效入市,将不断增加供给,改变房地产市场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从不动产登记到房地产税立法,从保障房建设到土地制度改革,2013年岁末,对于楼市中长期走势而言,可谓多重“利空”因素齐聚。
据分析,进入11月以来,银行“停贷”“缓贷”现象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32个城市中已有17个城市出现暂停房贷现象。
部分城市“硬撑”整体不容乐观
经济学者马光远表示,房地产市场分化的整体趋势非常明显,一二线城市需求比较旺盛,供给相对不足;三四线城市不少地方供过于求,市场分化明年以后更加显著。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总监李国政表示,由于多重“利空”因素,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强;另一方面,年末信贷额度紧张、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加强等,将持续制约成交,明年有可能延续这种趋势。
日前在央视财经论坛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2014年房地产市场增长速度很难超过2013年,分化的趋势将会延续,今年商品房销售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预期,明年再创新高的难度很大。 “从长期看,加大住房供给、挤压楼市泡沫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李铁岗表示,政府做好保障房供给的同时,市场机制将发挥更大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认为,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住房有效供给将会增加,楼市“虚火”进一步消退,交易更趋理性。 据新华社
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3-12/18/content_10183491_2.htm
责任编辑:徐丽丽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