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跨海地铁线路初步确定 紧挨胶州湾隧道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3-10-22 07:22:00
不同深度岩芯样本整齐摆放在槽里。
海上勘测工人将岩芯样本搬运上岸。
青岛地铁1号线,是连接西海岸与青岛主城区的骨干线路,备受市民关注。10月20日,记者探访了解到,目前该线路在西海岸地区正在进行陆上和海上的初步勘测。其中,海上勘测线路已经初步确定,初定方案位于胶州湾隧道东侧,跨海长度约为3.45千米,地铁一号线海上部分明年开建后将成为全国第一条开工的跨海地铁,也是最长的一条跨海地铁。陆上勘测和海上勘测有什么不同,海上勘测线路与胶州湾海底隧道又有什么“渊源”?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陆上勘测
西海岸陆上初勘252个钻孔
10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人民广场站的一处施工点,钻机轰鸣。只见岩芯管在钻机的带动下,飞快地转动着,将地下的泥水不断带出,施工人员不断给机器掺加凉水,以防止岩芯管高速转动导致过热。转动了两个多小时后,两名施工人员用机器将岩芯管拔出,在大锤敲打下,沉重的地下岩石从岩芯管中滑落在地。勘测员顾朝杰拾起一块,“你看,这就是地下28米处的岩石。”
目前,这处青岛地铁一号线工程勘察(二标段)初勘点,已经深入到了地下28米处的岩层,已经基本达到设计的孔深。
“进行完可行性研究后,9月底我们开始了对西海岸地区地铁一号线工程勘察(二标段)的初步勘测工作,简称初勘,就是用钻机将岩层钻开,通过岩芯管对不同深度的岩石取样,检测岩石硬度和质地,将数据汇总再由相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检测地质是否适宜建造地铁的目的。”顾朝杰说,检测岩芯的完整程度,对一些不良地质以及施工危险地段进行提前规避,从而为施工服务。
目前西海岸地区陆上初勘点共有252个钻孔,基本每隔100至150米就有一个初勘点,预计初步勘测过程将持续到11月底。“等到详勘的时候会加大钻孔密度,平均每30至50米就会有一个勘测点。”顾朝杰说。记者发现,仅在长江中路上,就有数十个用蓝色屏障包围的勘测点。
在正在运行的钻机一旁,摆放着一个岩石槽,里面摆放着这个勘测点钻孔取出的不同深度岩层样本。每块岩石上都清楚地标明钻孔编号、芯样长度、取样的深度等详细信息。“每个勘测点都会设计一个孔深,但是会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调节,人民广场的这处勘测点孔深设计为29米,每1个半小时左右能取样一次,每天能深入4到5米。”顾朝杰说,目前设计的最深孔深为37米,“就是找到岩石的最硬点,即最适合施工的点,按理说深度越深岩石硬度也越硬。”
海上勘测
13吨大锚帮平台站稳脚根
相对于陆上勘测,海上勘测则要困难得多,要受到风浪、潮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海上勘测深度也比陆上深很多。从8月中旬开始,青岛地铁1号线的海上勘测工程已正式开始。
10月20日上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位于胶州湾湾口的海上勘测平台。“目前共有两个海上勘测平台,施工人员都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取样。”海上勘测工程项目经理王辉说。
据王辉介绍,海上勘测工作首先需要搭建一个水上施工平台 ,然后利用钻机在海底钻孔,“原理基本与陆上勘测相同,但是由于海上勘测受水流等因素影响,勘测时需要下套管固定钻头,每深入一点都要下一段套管以固定钻头平稳运行。”
在勘测船上,钻孔机的轰鸣声围绕耳边,船也在风浪中有些摇晃。“这艘船的工作人员有20多人,24小时轮班工作,平均一天要打十多钻,钻深在20米左右。”王辉说,施工不仅要采集岩芯,还要进行抽水、压水、波速测试等十多项试验。
“海上刮8级以上的风就不能施工。”不仅如此,相对于陆上勘测,海上勘测深度则要深很多。“青岛地铁1号线跨海段的深度约在海床以下30米处,由于越向岸边靠近,地势越高 ,因此海上勘测取点钻孔的深度也各有不同,基本在五十米至六十米不等。”王辉介绍说,钻机每次钻取1.5米深的岩芯,要钻出60米深的钻孔,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才能施工完毕。“水上平台要在青岛到黄岛之间的水域中钻孔70处,南北方向基本呈一字排开。钻孔平台周围600米范围内都属于施工范围,警戒船只会及时提醒过往船只注意避让。”王辉说。
说起海上的勘察,“难度是所有工程中最大的,主要是这里的海床太平整了,基本上都是岩石。还有,就是航道,我们要随时汇报自己的位置,以免造成海上事故。”工作人员说。
要让平台能稳定地钻孔采集岩芯,就必须让平台和海床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样才能垂直取岩芯,“可是,平台本身就在船上,让船不动唯一的办法就是下锚。”他说,“按说,和我们这条同等级别的船,只需要1.5吨重的锚就可以了,可这个不行,目前,我们这条船用了至少13吨重的锚。”
责任编辑:徐丽丽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