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千亿级产业链产值增11% 今年50项目投产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 2013-05-30 14:13:00
昨日上午,我市经信委召开关于“全市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进展情况”的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1~4月份,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75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6%,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占比。其中汽车、轨道交通装备、食品和机械装备四条产业链同比增长超过13%。在160个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项目中,今年将力争40个项目开工建设,50个项目竣工投产。
自2012年起,我市确立推进十条工业产业链发展,力争到2016年,十条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在双月奋战期间,我市将推动25个项目开工建设,15个项目竣工投产。所拟定的160个项目(不含市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63.3亿元,其中前期50个,计划投资额138.2亿元;在建110个,计划投资额325.1亿元。从项目布局看,四市有7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208.1亿元;崂山、黄岛、城阳、开发区、红岛经济新区有84个项目,计划投资额255.2亿元。
全年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000项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全市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的重点项目中,将从加强自主创新、品牌培育、集聚以及协调发展几个方面,稳步推进建设。全年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000项,认定国家、省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项目5项,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家;推进工业企业和大项目向集聚区集聚,年内完成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项目建设投资280亿元,争取百亿级园区达到20个;新认定5个以上市级示范基地,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基地各1处;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协作配套水平。新认定100个“专精特新”产品(技术),推进60个“专精特新”重点项目。组织认定20户“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培育300户成长型小企业。
家电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品牌战略
家电产业链主要包括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产品及其配套零部件等制造。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园区、2个省级基地(园区),5个全国驰名商标、19个全国名牌,正在形成以智能化和高端化为引擎、并向全球化布局的品牌战略发展格局。
2012年家电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4亿元。双月奋战活动期间,将重点推进海尔集团白电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澳柯玛制冷电器项目等4个项目,计划投资额17.9亿元。
石化产业链:延伸拓展产业下游
石化产业链主要包括石油炼制、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塑料深加工等石化产品制造。随着1000万吨大炼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青岛港液体码头、董家口石化区、平度新河化工产业集中区等大项目的相继建成和开工建设,正逐步形成以石油炼制为龙头,产业链条向石油制品、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等领域快速延伸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02亿元。双月奋战活动期间,将重点推进康普顿年产16万吨汽车润滑油生产项目、宇田化工年产9万吨聚氨酯树脂项目等11个项目,计划投资额22.1亿元。
服装产业链:产品平台相互促进
服装产业链主要包括服装服饰、纺织及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已形成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名牌产品为主导、品牌发布展示平台(时装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拥有中国名牌6个、中国驰名商标11件,涌现了一洲、一华正红、壹麟、瑞和菲玛、恩玛秀丹等一批时装企业。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7亿元。双月奋战活动期间,将重点推进洁尔服饰双保暖针织棉布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秀中实业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生产高档服装及家纺产品项目等7个项目,计划投资额21.6亿元。
食品产业链:产值规模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食品产业链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酒及饮料制造、食品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产值规模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9件,中国名牌产品11个,水产品、花生制品、兔肉制品加工出口量分别占全国16%、45%和68%。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50亿元。双月奋战活动期间,将重点推进青啤100万千升产能扩建项目、迈高乳制品生产迁建项目等22个项目,计划投资额59.4亿元。
机械装备产业链:千亿级产业链规模首位
机械装备产业链主要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规模为千亿级产业链第一位,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十七地市之首,已形成橡胶机械、纺织机械、木工机械、家电模具、铸造机械、钢结构、锅炉辅机七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品系列。
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63亿元。双月奋战活动期间,将重点推进琴工数控落地镗铣床(加工中心)项目、前哨航空技术装备产业园建设项目等47个项目,计划投资额105.2亿元。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