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零时起,我市在8家医院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市的即墨市人民医院、即墨市中医医院、即墨市妇幼保健院和即墨市市南医院四家医院探访,了解到,新政运行一个多月,四家医院均实现了“三降”。其中,次均门诊费用降低最明显,由去年同期的293.8元下降到214.36元,降幅达27.04%;次均住院费用较去年同期的5856.08元下降到5432.39元,降幅达7.24%;药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2.67%下降到50.18%,下降了2.49%,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患者就医费用明显下降
“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让需要常年服药的病人少花了不少钱。”即墨市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医纪红梅举例称,一个长期支气管感染的病人,需要经常性住院,以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为例,在没有取消药品加成前价格是28元,现在的价格是17.35元,一下就可以省10多元。此外,以糖尿病人为例,拜糖平是这些患者常用的降血糖药。没有按零差价销售以前,一盒拜糖平将近90元,现在是64多元,每个病人一个月要用3盒拜糖平,一个月就可以省下70多元。药品销售零差率直接给病人带来优惠,病人的医药费用比以前要省不少。
4家医院每月补助230万元
据即墨市卫生局副局长毛天训介绍,即墨市市南医院4家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同时上调了包括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和手术费等795个项目的服务价格,增加的医疗服务收费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支付范围。即墨市财政预留资金3300万元,用于对公立医院零差率销售的补助,每个月4家医院共补助230万元。
据了解,虽然医疗服务价格有所上升,但破除以药养医以后,患者的看病负担降低了6%。“根据测算,4家医院在没有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以前,药品销售收入能占到医院总收入的78%。4家医院2月份减少的药品收入共420万元,医疗服务收入增加了190万元,占损失药品收入的46%。财政补贴230万元,占损失药品收入的54%,2月份4家医院的损失刚好被补齐。2月份的春节假期导致手术和住院病人较少,医疗服务价格上调给医院带来的补偿收入较少,3月份的运行情况正在监测。”毛天训称。
医院门诊量增加
“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来门诊单独买药的病人明显增多了。”即墨市人民医院院长吕杰称,取消15%的药品加成后,医院药品价格与药房价格基本持平,由于医院药品种类齐全,而且质量有保证,很多病人专门到医院买药。
此外,记者获悉,从2月份开始药品全面零差率销售后,即墨市人民医院共减少收入332.1万元,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119.8万元,财政补助118万元,仍有94.3万元的缺口未弥补。记者同时了解到,即墨市中医医院2月份共减收120万元,调价增收52万元,财政补了53万元,缺口不到15万元。
本报记者 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