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收藏热 石头身价也翻倍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 2011-03-16 10:12:00
费三元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因寓意“时(石)来运转”,各地的名石近些年也成为收藏的热点。如今在青岛,崂山海底玉、马山木化石和田横砚已是难得一求的稀缺物。市场的空缺,使得青岛海淘石得以崭露头角——以前市民在海边随时可以看到的石头,现在竟然跻身奇石市场,据说有的大件石头动辄几万元一块,价格高得令人咂舌。
当前,海淘石的市场行情究竟怎样?那些在海中淘石的人又是过着一种什么样的日子?连续多日来,记者深入走访了这个特殊的群体。
采石人:小船拖巨石,是玩命的营生
“见到好石头我就魂不守舍,不把它买回来我就睡不着觉!”韩美乐自我解嘲说,他是一名典型的海淘石痴迷者。从两年前第一次在王哥庄唐先生处买来那块名为“海龟”的海淘石起,他至今已投入了300余万元购买海淘石。此外,他还帮朋友购买了约400万元的海淘石。
“海淘石价格看涨”
“据我所知,已经有 5000万元的资金投进了海淘石市场。”韩美乐表示,他购买的这些海淘石,价格已从最初时翻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至今他对海淘石还只是纯粹的喜欢,不管手里的海淘石价值有多大,他都不会变卖。
根据两年来的采石经验,韩美乐和石友们总结出青岛出产海淘石的几个主要“石窝”。它们分别位于王哥庄街道辖区的崂山下清宫海域、金石窝海域、青山村海域及黄山村海域。他说,这四处“石窝”出产的海淘石,品相和崂山绿石最为接近。
其次,即墨沿海的鳌山卫镇柴岛海域、田横镇女岛海域等四处地方也是海淘石的主要产地。现在,这些地方的海淘石也日渐稀少,相关部门已开始控制海淘石的开采。有的石友据此分析,青岛海淘石的价格仍会上涨。
7块石头忙了30天
据称,一块石头从发现到采上岸来,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一块海淘石的开采成本就需要上万元钱。那海淘石究竟是怎么采来的?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即墨市千惠书画城经理郭玉晓向记者回顾了海底采石的艰辛场景。
一开始,采石人都是趁海上落大潮时,到海滩深处寻找石头。每当找到一块中意的石头,他们就在石头上固定上浮阀,等潮水上涨时把石头弄出来。
岸边的大块石头越来越少,采石人便把目光盯上海岛。2008年春,郭玉晓曾协助王哥庄街道一名采石人到田横镇的女岛上找石头。他们带了20多名壮劳力,带着帐篷和大堆食物住在岛上,趁落大潮时到海滩深处找石头。
幸运的是,除了在这片处女地上找到几块大石头,他们还在海滩上的一个海洞里,发现了4块品相不错的海淘石。不过,由于下洞干活需要趁落潮时进行,所以,每天只能干几个小时活,总共干了一个月,大家才把洞里的4块石头,以及海滩上发现的3块石头,一起运回来。
郭玉晓说,有时在海滩上正忙活着,突然涨潮,采石人就会仓皇撤离,稍有怠慢可能被海水冲走。而且,用渔船向岸边拖石头时,会经常遇到风浪 ,渔船时常会被海水覆盖 ,更是险象环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